打造企业一流工作团队(一)

一、目的:

  造就优秀的员工,其目的是──洗脑,使之改变思维导向:从头脑中溶入企业,由普通受雇于公司并为其工作的打工者“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司的一员存在于这个团队中,用“协作”的思想去逐步淡化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形成在统一的战线上为顾客服务的局面,并把这种意识演变成习惯,从而尽可量地消除一种内在的和潜在的“内部矛盾”,进而实现在高效率基础上的利润最大化。

  二、方法:

  方法也是多样性的,这就要看管理者和决策者如何去组合与决择。然而,为形成“内部统一战线”,首选应存在一个源于人性角度出发的前提与基础──是一个由公司硬性制度以外的文化背景与交流合作机会所组成的抽象平台。

  1、化解内部潜在矛盾

  内部潜在矛盾,是许多企业中的一种“亚健康”现象,表现为员工在工作上:上支下派、按部就班、各扫门前雪,在尽职尽责之余没有主动为公司整体利益着想的意识,仿佛出谋划策、运作全局的事情只在于管理和决策层,更多的普通员工仅作为底层执行者,形成一种资源的相对浪费。

  在这里,越级之间存在着一道超出范围的“鸿沟”──在我们传统的理解中:上下级之分泾渭分明,绝对地英明决策和绝对地无条件执行像两条永不相遇的铁轨,承载着这辆“列车”在前行。然而,公司的运作并非如此,体现执行力的另一方面就在于群策群力。那么,矛盾既然是潜在的,就要通过一种硬性制度以外的方法去补足这一点──基础。

  基础何来?故有的福利待遇、形式上的坐谈交流等等是远远不够的。一句话,没有心与心的沟通,都白扯!此间,该潜在矛盾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一个上下级的有效沟通问题,即一个心理屏障。所以,心理屏障的去除,于这个话题将成为第一要物。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制及文化背景下,由“官本位”导致的等级思想至今还十分严重。即使在公司,经理和普通职员在非工作情况下也总会有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层次感”,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心理屏障”。那么,要让员工理解小学课本里《女清洁工》一课(人与人不分等级,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就更是重中之重了。而解决这一问题,方法之一就是:归结到企业文化中──分工不同,责任不同,但人人平等。在员工的培训及宣传中还可“推波助澜”,从而在企业的公众形象打造(或炒作)中亦可添上一笔──因为我们是学习型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