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观中,既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豪情与义气,也有“君子和而不同”的胸襟和境界。而当遭遇到现代商业环境的时候,往往再多的典故或是文化积淀依旧无法起到指导作用。
非常有趣的是,尽管我们自认为是一个对友情充满了深刻认识的民族,但在民营企业中往往还是“一山难容二虎”的领导结构,而很少见到盖茨和鲍尔默这种一对朋友密切合作30年的例子。即便是朋友创业,创业团队在达到或接近成功的时候“双打”结构也往往发生很微妙的变化。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三国》中刘备为兄弟而做出攻打东吴错误的决策,证明朋友感情有时可能也会成为理性判断、科学管理的羁绊和迷障。
股权隐患:早期就应以股权形式确立领导者
受“不患贫而患不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观念的影响,中国历代农民起义,往往采用“均贫富”、共同论秤分金银的做法;而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如果是朋友一同创业的话,往往也怕论股权多少影响兄弟感情,而采用平分股权的方式,但这样往往会给公司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在当年“一代标王”爱多电器创建过程中,胡志标和他儿时的玩伴、也是好朋陈天南各占45%的股份。企业成功后,“打江山”的创业者觉得另一位大股东出力不多,却坐享与自己同样的股权分红,成为日后兄弟反目的导火线,而各占45%的股权结构令两位已经产生分歧的领导者处于“对峙”而难以解决矛盾,反而受到小股东牵制。最终爱多的覆灭,与当初股权机制分配有密不可分的原因。另一家民营企业真功夫也是因为当年创始人蔡达标与妻弟平分股权,而给公司后来发展带来不小的麻烦。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原易趣网创始人邵亦波曾经分析过这种情形,“很多时候,创始人之间不想对谁应该占多少股份进行艰苦的争论,怕伤感情,他们或者避免进行全面的讨论,或者搞得模棱两可,比如:‘我们之间是平等的,或者延后再讨论’,或者‘我们都是讲理的人,还有什么不好说,以后再说’。我们中国人没有美国人开放,因此人们更加不愿意明确讨论。问题是,这种讨论,拖得越久,越难定夺。”
事实上,看过了太多的企业兴衰,风投往往建议企业在创建阶段就以股权形式确立领导者。当年马化腾邀四位大学同学共同创业,曾有人想加钱、占更大股份,马化腾就明确拒绝了,原因是:“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在腾讯创始初期,马化腾出主要的启动资金,但是把股份降到47.5%,是希望其他创始人股权的总和比自己多一点点,不要形成垄断独裁的局面。而同时在马化腾看来,“企业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肯定出问题,同样完蛋。”就是这样一个既可以充分讨论、又不影响领导者一锤定音的股权结构,使得腾讯成为互联网行业中创始人团队稳定且又具有执行力的企业。而这种从公司未来发展角度出发、而不是从朋友同学情谊出发设定股权结构的方式,也使其一直成为创业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