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创业之初就有上市的打算,但是上市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做成大企业才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做成一流的企业、做成受人尊敬的企业,在行业中我们要做NO.1,这才是我们长远的打算。”
――郑海涛
“我这个人一直都走得很顺利。”郑海涛一脸坦诚地说道。
他的简历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从偏远农村到了省城;清华本科毕业后又考取了计算机控制专业的研究生;进入深圳市中兴通讯公司,被赋予新业务市场部经理职责……可是“再多的东西也无法泯灭我创业的梦想”,在深圳的通讯行业,郑整整蛰伏了7年:“我关注着行业的动向,一直都在等待创业的好机会。”
1999年12月,机会终于来了。郑海涛抛下妻儿,带着创业梦想孤身回到了北京。
创业先瞄准市场再去找技术2000年3月份,有了7年通讯行业工作经验的郑海涛和5个伙伴筹资100万元成立了北京数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在此之前郑海涛已经在中兴通讯工作了6年多,每年拿着几十万元的薪水,有个不错的职位,但想干一番事业的决心使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
郑海涛最初打算投资的行业一个是电子商务,一个是电视数字化系统。当时在国内,已经有几家大的跨国公司在做完整的电视数字化系统。郑海涛他们为此做了很长时间的市场调研,才最终做出决定开拓数字电视前端技术。郑海涛表示,选择这个项目的原因是当时6个人都对公司的发展非常有信心,首先他们从事的是朝阳行业,数字电视比较热,随着数字电视的开播,将会迎来一个数字电视发展的热潮;另一方面,当时这个行业都是国外的产品垄断市场,技术壁垒也非常高,如果一旦能打破这个壁垒进入此行业,收益将会非常大。
郑海涛认为,自己创业应该和别的创业企业不一样,要先瞄准市场再去找技术、研发产品,而不是先找地方做产品,再找市场。
公司从成立之日起面临的困难就比较多,因为是做硬件产品,所以投入比较大。公司成立的时候注册资金共100万元,郑海涛出资60万元,是最大的股东,其他的员工共出资40万元。到了2001年初,公司的资金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非常需要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为此郑海涛心急如焚,他为了寻找投资人做了详细的商业计划书,但一连找了20家,都吃了闭门羹。投资商的理由是: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选择投资要谨慎。况且数码视讯还没有做出来,投资种子期风险太大,因此VC们只愿做中后期投资或短期投资,或者希望自己是跟在别人的后面投资。就在郑海涛为融资一事苦恼不已时,他们公司所在的“孵化器”清华创业园认识到这个项目的价值,看到公司是一个敬业的团队,同时开发的样机也实实在在地推出了,在肯定了他们的价值后给他们投了第一笔资金――50万元种子基金,这也是创业园成立孵化器后的第一笔种子基金。50万元的投入使许多看好这个项目的投资商有了信心,其它风险投资商纷纷跟进,这一次共得到投资260万元。随后产品又拿到了广电部的入网证书,完成了产品的中试,公司发展开始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