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诗歌

时间:2020-12-05 12:22:16 诗词鉴赏

篇一:《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杂记》

0此心安处是吾乡——读苏东坡诗词札记

2012-06-0322:50:12

浏览67次|评论0条

1.“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苏东坡不知道多少回告诉乡亲:“我今年一定回家!”结果还是没有回。那思念和愧疚岂不正是“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日前师妹从上海打电话问:“师兄,周杰伦的歌为啥叫个‘东风破’?”我哑口无言。现在可以用“东风吹破千行泪”搪塞了。“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故乡是不会分手的情人。

2.受苏东坡“乌台诗案”牵连,朋友王定国被流放广西,其歌女柔奴颇有才,当东坡问曰“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时,柔奴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东坡因此填《定风波》一阕,末句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别传就是自传。表扬歌女实在不过是自况甚至是后来身世的预言。而此句化用了白居易“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初出城留别》)和“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种桃杏》)。以前颇有几位学生问我“心安是归处”的出处,只说仿佛记得是白乐天,这回忘不了了。而从中亦可见古人“偷”的功夫司空见惯,歌女都随手拈来,何况大学士。又如他的“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江城子》)稿费至少一半应该发给钱起。

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满庭芳》)这后二句恰是其《行香子》的收束:“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奶奶的,贬来贬去,四处飘零,雪上加霜,居然伤不到诗人的心,如今谁还能够如此潇洒?一个人喝醉一次并不难,难的是百年期间天天喝醉共计三万六千场而乐在其中。似乎泰戈尔说过:最高境界是屡屡喝醉而毫不改悔。高人方有此妙语矣。

原来,伴随“一曲满庭芳”喝醉也是另一种“心安”。烟雨(总要)暗千家,诗酒(何不)趁年华?(《望江南》)老苏没有读过心理学系,那自我调节能力从何处学得的?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顺便说一句,苏东坡的“排比情结”常常按捺不住,如“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行香子》)。改一字二字,味道顿出,绝对的“一字不易”。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本来是送朋友做官,说着说着自己比朋友还难受了——“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也!

齐秦悲鸣:“我一个人,在路上,独自彷徨”。

闻一多说:“年华那朋友真好,他转眼就叫你老”。

谁不是送往迎来的“行人”?

不过,谁不是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

“且趁闲身未老”,四海为家地走走,“风波浩荡足行吟”地走走,每到一处就建他一座西湖,喝他一阵美酒——我们只是这样想想,苏东坡却是这样做了。

这就是真诗人与书呆子的区别。

5.“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何必那么执著地敲门呢,不开门算了,老苏不摆领导的架子,且去听听是不是“涛声依旧”!

放到现在可不行,领导回来了,敲不开门!你随从干啥吃的?老子先撤了你!

当然,带11个二奶出国考查的除外。

6.“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南歌子》)——与李煜《乌夜啼》里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不妨对读,李后主景语就是情语,格调不变而文雅顺达。而苏东坡上篇收束“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还是模仿秀,到了下篇就近乎“恶搞”:“湖边沙路”是说明文,不是诗,而“免泥行”更是木讷的叙述——泥多了粘脚,沙地便不必担心。可是放在词里,依旧是自得其乐的东坡风格。“以文为诗”可以,“以文为词”当然更可以,词乃是“诗之余”,更其自由的。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不问不问,“王顾左右问湖沙”得了!

7.“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别徐州》)

洒家距徐州百十公里,表弟表姐都定居于彼,去过多次,却没有些许留恋。而东坡先生却“青山一发是中原”,流连忘返,真是难能可贵的“处处留情”啊!不过还是要问一句:“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是留恋的原因还是结果?

读至“背归鸿,去吴中”,一笑,原来闻一多的“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由此而来。至“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心想,他是四川人,不说岷江、嘉陵江、金沙江,说湖北的江干啥?再看注释,“楚江东”指的是浙江湖州:他的新工作地点。而且,“楚江东”也可以泛指——嗨,将来我的孙子辈恐怕更难理解韩柳苏辛了。

8.1099年,苏东坡在海南有《纵笔》绝句曰:“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人老了,酒喝多了才偶然脸红。小朋友还以为我青春永驻呢!

用欢快的笔墨写人生的苍凉、感伤与感叹,用童稚的目光看岁月的无奈,谈何容易。年轻时自称“老夫”,真的是“老夫”了,却以冒牌“朱颜在”写之。其英雄迟暮让我莫名其妙地想起NBA里爵士队的卡尔•马龙:职业生涯光芒万丈,却没有一枚总冠军戒指,人称“千年老二”。

白发覆盖的童心丝毫不减其真纯,遗憾中的伟大仍是伟大不是伟大遗憾。

9.“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wei音伟)。”(《荔枝叹》)。

此句翻译过来可以是:“老太爷啊,为了咱衣衫褴褛的百姓,莫再弄出来沉鱼落雁的妖精!”

大家都知道杨贵妃喜欢荔枝而马匹不知跑死了多少,“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也知道苏东坡喜欢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殊不知诗人还有这样一双“向下看”的眼睛——像杜甫一样,他也是心系草根的最早的“卧底记者”。

10.关于环保——

“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望云楼》)、“归来鸟遗声,犹胜人间曲。”(《和子由记园中草木》)——与“相看两不厌”,“我见青山多妩媚”如出一辙。与花鸟草木和睦相处,天人合一也。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增刘景文》)——钢筋水泥的城里哪里有如此好景?改:一年好景君不记,何觅橙黄桔绿时。

“行人稍度乔木小,渔舟一叶吞江天。”、“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

南黄叶村。”(《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乔木、渔舟、春风、暮云、野水、疏林和娟娟的山无不有灵有性。画里的一切都是幸福的,因为那是纯粹的自然。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红叶与绿枝。”(《红梅》)——惜花之心,懂梅之意,与“西北望,射天狼”的“老夫”居然能够合并到一个人身上,造化也。对于自然,上帝必有真性情,佛性必是真性情。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殷勤木芍药,独自殿馀春。”(《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清风定何物,可爱不可名。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声。我行本无事,孤舟任斜横。中流自偃仰,适与风相迎。举杯属浩渺,乐此两无情。归来两溪间,云水夜自明。”(《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呜呼,虽未赋菊花,也似陶渊明。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这是苏东坡在黄冈所作。那“文赤壁”,笔者打球集训时呆了一个多月,虽不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但绝对的幽静是所在。不知如今游客还能安睡不?

“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和何长宫六言》)——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无人空有山色依旧,而无山,人又参照何物美容?二者是“接受美学”的互动关系。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百步洪二首》)——或曰此乃修辞学的“博喻格”,说尽一个“快”字。殊不知喻体多是诗人司空见惯的,所以才信手拈来。放到眼下,兔走鹰落、骏马下坡几十年见不了一回,哪里有“思维材料”!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慈湖夹阻风》)——卧看落月、起唤清风都是人入画,是“移情”,可是一旦回到“人间”便“岁月峥嵘”了。“人心也是江湖”,往好里说可以理解为与任盈盈一起隐居,往坏里说是与岳不群共同生活。

11.又想起了鲁迅。《鲁迅全集》提及苏东坡的地方似乎不多,但二者诗歌里确乎有不少沟通之处。

同为写景,苏东坡的“菰蒲无边水茫茫”(《夜泛西湖》),与鲁迅的“老归大泽菰蒲尽”意象相通。同为怀着怜悯之心写人,东坡的“农夫辍耕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与鲁迅的“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泪痕”又心情暗合。同为兄弟情,居士的“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辛丑十一月十九日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与鲁迅的“夜半倚床忆诸弟,残灯如豆月明时”、周作人的“苍茫独立增惆怅,却忆连床话雨时”何其相似。同为讽刺,苏东坡的“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与鲁迅的“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又如出一辙:前者说皇帝骄奢淫逸,“土”都不堪重负,人何以堪。后者说民国的舞台乏善可陈,无非是老一套。

12.元丰六年(1083),苏东坡46岁,在第四个儿子的“满月洗儿”(宋朝居然有此“洗礼”!)会上,总结大半生的艰辛,诗人由衷地来了一首《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套用周作人“什么世道,还讲爱国?”的句型,苏东坡等于说:什么世道,还讲优生?

越是聪明越是脱不开智慧的痛苦,只有傻瓜才能“无灾无难到公卿”。现在似乎也是如此,谁有幸福感?难道是忧国忧民的智者?一百年后再评价,谁愚蠢谁聪明还真的不好说!

13.林语堂《苏东坡传》的第一章第一页就说:“我觉得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任何一位中国作家更突出。”

在本章的末尾,林氏又说:

‚中国诗的韵律很严,在用典故时需要高度的技巧,在和别人的诗时,也要用同样的字,押同样的韵。不知何故、苏诗的韵,总比别人的用韵自然,并且他的用典,经仔细看来,含义更深。在写散文时,他笔力所及,至为广阔,自庄严纯正的古文风格,至轻松曼妙扣人心弦的小品,无所不能,各臻其妙。东坡之以大家称,不无故也。

因此之故,苏东坡在中国是主要的诗人和散文家,而且他也是第一流的画家、书家,善谈吐,游踪甚广。天生聪慧,对佛理一触即通,因此,常与僧人往还,他也是第一个将佛理入诗的。他曾猜测月亮上的黑斑是山的阴影。他在中国绘画上创出了新门派,那就是文人画,而使中国艺术增加了独特的优点。他也曾开凿湖泊河道,治水筑堤。他自己寻找草药,在中国医学上他也是公认的权威……

倘若不嫌‘民主’一词今日用得太俗滥的话,我们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极讲民主精神的人,因为他与各行各业都有来往,帝王、诗人、公卿、隐士、药师、酒馆主人、不识字的农妇。他的至交是诗僧、无名的道士,还有比他更贫穷的人。他也喜爱官宦的荣耀,可是每当他混迹人群之中而无人认识他时,他却最为快乐。他为杭州、广州兴办水利,建立孤儿院与医院,创监狱医师制度,严禁杀婴。在王安石新法的社会改革所留下的恶果遗患之中,他只手全力从事救济饥荒,不惜向掣肘刁难的官场抗争。当时似乎是只有他一个人关心那千里荒旱,流离饿浮。他一直为百姓而抗拒朝廷,为宽免贫民的欠债而向朝廷恳求,必至成功而后已。他只求独行其是,一切付之悠悠。今天我们确实可以说,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总结至此,三耳先生似乎没有必要饶舌了。

——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东坡生,按照公历当在1037年。2007今年应该是他老人家970岁的寿诞。而且,马上又是“千里共婵娟”的中秋(遥祝在另一个世界的月光下思念兄弟的苏东坡同志生日快乐!),以此笔记纪念给予我丰富滋养的伟大诗人。

篇二:《诗朗诵》

千年的风吹散了千年的往事,千年的水冲走了千年的记忆,但历史的印记,文化的传统,却注定要烙在中华民族的生命里。

从数千年前江心渔船上越女的歌声,到水之湄《诗三百》的婉转悠扬;从唯美的楚辞规整的汉赋,到唐朝多姿的诗歌,再到江南女子执红牙响板轻歌曼舞摇曳出的宋词……

从南山下草长莺飞的桃花源,到西湖蒙蒙烟雨中的一把油纸伞;从柳三辩的一句“且把浮名,换做浅吟低唱”,到苏东坡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飞雪洪泥映时光,历史满沧桑;一曲悲歌诉衷肠,春秋歌未央。

你是否知道,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有一件羽衣叫霓裳;你是否知道,有一个朝代叫汉唐,有一条河流叫长江?

当你沉迷于紫薇的那一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你是否知道乐府里那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当你口口声声喊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你是否知道它出自于《汉书》中的“修身好古,实事求是”;当你“哈韩”“哈日”,当你迷恋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你是否知道《山海经》里的神话故事,是否知道昆曲的历史,知道十二木卡姆的声音……传统文化的美,在于它的历史,它是先人们的精神积淀,是千百年来的传承。

而在今日,在这个充满利益,热闹繁华的时代,歌声里的故乡却在渐渐远去。我们像迷路的孩子,回头张望,却找不到回家的路。那个,氤氲着水墨香的故乡,那个,我们的精神家园。{此心安处是吾乡诗歌}.

在今日,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我们不再欣赏“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我们只从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东风破》里才蓦然感受到古典的美。你知道多少种语言在流逝吗,你知道多少种民间习俗在消失吗,你知道多少种器乐技艺已经失传吗,你知道多少处文化遗产与古建筑正在在被破坏吗……

作为九零后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古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先哲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仍振聋发聩;

橘子洲头,少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韩美林说是汉子就要撬动地球,能晃三下晃三下,能晃五下晃五下……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忘记了过去,会怎么样?它该如何向前,如何大踏步地走在世界前面。身为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不珍惜,不继承,它们将如何保全自我?未来,不论多么发达的高科技,都难以替代历史的一抔黄土;无论我们在这颗星球上能走多远,总要有一点东西,铭记于心。

先人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让我们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礼记》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清代学者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我们尚且不谈奉献社会,不谈为国捐躯,但我们要知道什么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根基。我们要左手紧握"且教世界换了人间的”壮志豪情,右手秉持义不容辞勇于担当的道义,去为传统文化开创一片天。

你看:渭城的朝雨沾湿了王维的衣裳,巴山夜雨涨满了李商隐的秋池;倚窗而立的女子,调一杯蓝色的愁绪,敲落了一地的灯花;青衣布衫的才子,正书写着古老的故事……

让我们回到繁华的盛唐,与李太白一起酒入豪肠,与王昌龄一起醉卧沙场;让我们回到如画的江南,醉心于三国的尔虞我诈,感伤于西厢的且悲且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变的荣光,她的下一缕墨香需要我们共同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去传承她的滋养,成就她最灿烂的辉煌。

篇三:《诗歌比较鉴赏习题答案版》

诗歌比较鉴赏习题

1.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回答问题。(7分)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

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

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1)两词都写到了荷这一意象,

其中《苏幕遮》所写的是_夏__之荷,《系裙腰》所写是_春_之荷。(2分)

(2)两词分别表达了主

《系裙腰》的下片主要

采用什么表达感情

?

(5分)

①《苏幕遮》表达的是词人长时间客居长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系裙腰》表达的是词人对爱人的相思,盼望与爱人团圆的情感。(2

分)

②A运用了双关手法。B末句“问何日藕、几时莲”中“藕”谐音双关为“偶”,“莲”谐音双关为“怜”。C该句表面写不知荷花何日生藕,何日产莲,实际写不知何时能与心上人团圆,得到心上人的

篇四:《扬州市2015届高三期中考试作文评讲》

扬州市2015届高三期中考试作文评讲

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生活在别处。——[法]兰波

此心安处是吾乡。——[宋]苏轼

一、关于审题:

本次作文为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提供了多则材料。

第一则材料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表现了漂泊异乡的人对于故乡深沉的思念和偏执的爱,这是一种情怀,也是凝结在中华民族心理的乡土情结。

第二则材料是法国诗人兰波的诗句“生活在别处”,“别处”既可以是“此处”的相对或“当下”的相对,传达出对现有时空下的生活境遇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人总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期盼着走向“前方”,展现了人的生存困境。“此处”与“别处”与第一则材料的“他乡”与“异乡”构成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感体认。

第三则材料是宋代文豪苏轼的话语“此心安处是吾乡”,联系苏轼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和旷达豪迈的情怀,不难领悟究竟是在哪里生活安宁快乐,无需比较“他乡”“故乡”,“此处”“彼处”,生活环境只是一种外在,关键在于人的内在,“心安”是一种心境,是一种生存智慧。

综合三则材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能找到关联之处,由苏轼的“心安”是一种境界,反推杜甫的“不安”是一种情怀,兰波的“不安”是一种理想,“安”与“不安”都有其特定的场域。自选角度,可以从任一则材料生发联想,抒写感悟,或反思故乡情结,或解剖生活困境,或领悟生存智慧皆可成文,若能巧妙地以苏轼的生存智慧去化解情感纠结,精神困顿,生发因果联想,定会写出奇思妙文。

二、写作误区

绝大多数考生审题不能去寻找材料间的联系,只是从单一的材料出发,从单一材料出发又不能挖掘材料这种的相对关系,找不出理路,只好退而求其次,或抓到“故乡”就思乡吧,思乡表达不出来就思亲吧,用仅存的一点绵薄的情思去赚取作文的分值。或抓到“生活”就写生活吧,胡乱演绎一个“生活在别处”的异乡游子故事,或抓住“心安”就简单解释“随遇而安”不失为一种可取的生活态度。很多考生感觉没有可以证明的公理,自己说不出见解来就干脆写写故事。

三、素材积累

1.乡土散文柯灵《乡土情结》韩少功《我心归去》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曹文轩《前方》

思亲思乡咏物抒怀的抒情散文:

读本:《故乡的鸭梨》《老屋》

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吃喝之外》《故乡草》耿立《藏在草间》

2.社会热点

农民工返乡过年一票难求广东农民工摩托车队回乡

台湾八旬老人运送四十坛骨骸回大陆

四、下水作文

叫我如何不想她?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她,失意时还想到她。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都想到她。人为何总是想着她?这就是乡土情结。

思乡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叫我如何不想她?思乡也不单纯是一种难解的情结,而是由伦常、灵魂、精神融和的,负载着思想和文化,给人哲思的文学载体。

思乡是伦常关系的心灵折光。思乡的核心其实是思亲,只有亲情才使得“家园”这一概念变得具体而有意义。韩少功客居法国圣·纳赛尔市,时常陷入难耐的冷清与虚空,很想念家里。他说想家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他知道自己对家人来说多么重要,因为他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童年的烙印,无不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在这片土地上,有父母亲族的爱,有邻里乡亲的情,有家乡的山水草木景,有家族的悲欢离合史„„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思乡是对孤独无依心灵情感的慰藉,人有着丰富情感的需要,对于心灵敏感的作家,尤其如此。

思乡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积淀。柯灵在《乡土情结》中说,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根深蒂固的观念。鸟思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故乡是人们自然生命的诞生地,作家也不例外,生于斯,长于斯,老舍以平民的心态写出自己心中的北平,其灵魂深处和“故乡”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向往宁静和安稳是期盼与故乡长相厮守的心理折光;安于斯,守于斯,刘亮程写出《一个人的村庄》,其精神深处已构建永不消逝的“村庄”见证他的今生今世,安土重迁是对故乡风物的眷念;模山范水之作,亲近自然之心,也总是首先由热爱故乡那一片土地衍生的精神倾向。

思乡是漂泊灵魂对终极归宿的向往。在《前方》中曹文轩说:“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个前方。他又指出:“人生实质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更是血缘的确证和亲情的载体,无异于其精神之根,敏感的作家们对此更是体验殊深。为了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他们可以暂时抛妻别子,离乡背井,但精神深处却无时不渴望叶落归根,回归家园。无论置身何处,总是心系于家乡。

乡土之恋在新时代里,它将不再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应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升华为拳拳爱国心,体现出民族凝聚力。魂牵梦萦的还是一方热土,叫我如何不想她,她是我钟爱的故乡,她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篇五:《诗词精选》

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2、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元稹《杂忆五首》

3、今夜月华满,银汉泻秋寒。——周邦彦《水调歌头》

4、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5、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6、远信不归空伫望,幽期细数却参差。——纳兰《浣溪沙》

7、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李商隐《樱桃花下》

8、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9、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龚鼎《菩萨蛮》

10、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纳兰《浣溪沙》

11、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

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淡帘钩。陡然旧恨上心头。

——陈子龙《浣溪沙》

12、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

13、惆怅经年别谢娘,月窗花院好风光。——纳兰《浣溪沙》

14、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厉颚《杨柳枝词》

15、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浣溪沙》

16、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

17、帘外烟和月满庭,此时闲坐若为情。——欧阳炯《贺明朝》

18、过尽梅花把酒稀,熏笼香冷换春衣。——陆游《闻雁》

19、乱山如戟拥孤城,一线人争鸟道行。——纳兰

20、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21、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纳兰《浣溪沙》

22、春梦暗随三月景,晓寒瘦减一分花。——《牡丹亭·写真》

23、寒宵一片枕前冰。料得绮窗孤睡觉,一倍关情。——《浪淘沙》

24、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25、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纳兰《蝶恋花》

26、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纳兰《蝶恋花》

27、夜合带烟笼晓日,牡丹经雨泣残阳。——元稹《莺莺诗》

28、醉帽檐头风细,征衫袖口香寒。——晏几道《西江月》

29、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30、一纸乡书和泪折,红闺此夜团圞月。——纳兰《蝶恋花》

31、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孟郊《闻夜啼赠刘正元》

32、雨歇香台散晚霞,玉轮轻碾一泓沙。——纳兰《龙泉寺书经岩叔扇》

33、一炉烟,一窗月,断送朱颜如许。——《大酺·寄梁汾》

34、淅淅风微素月新,鹊桥横绝饮牛津。——刘筠《戊申七夕》

35、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纳兰《蝶恋花》

36、春丛定是双栖夜,饮罢莫持红烛行。——李商隐《偶题二首》

37、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纳兰《蝶恋花》

38、怜君辜负晓衾寒,和暖和香上马鞍。——王彦泓《骊歌二叠》

39、个人真与梅花似,一片幽香冷处浓。——王彦泓《寒词》

40、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秦观《减字木兰花》

41、丛桂小山想见晚,听梧桐、雨洒情宵泪。携玉尘,剪秋水。

——沈尔澋《贺新凉》

42、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辛弃疾《贺新郎》

43、依旧回廊新月在,不定竹声撩乱。——纳兰《金缕曲》

44、觉情随,晓马东风,病酒余香相伴。——蔡松年《慰迟杯》

45、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物。——吴文英《莺啼序》

46、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箫寺,花如雪。

——纳兰《金缕曲·慰西溟》

47、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48、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49、埋愁不著重泉底,尽向人间种白头。——元好问《杂著》

50、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谁去。——白居易《长恨歌》

51、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晏殊道《木兰花》

52、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纳兰《红窗月》

53、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

54、画扇红弦相掩映,独看斜月下帘衣。——陆龟蒙《寄远》

55、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张泌《临江仙》

56、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荔枝墙。——柳宗元《登柳州城寄》

57、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58、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

59、野火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方干《东阳道中作》

60、鱼海萧条万里霜,西风一哭断人肠。——吴伟业《送友人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