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描述:手工活动中,请孩子们用报纸制作了帽子,并且进行了装饰,孩子们都制作得很好,而且意犹未尽,因此就将这些材料添置了在手工区。情境描述:本次区域活动选择手工区的孩子特别多,教师为了不抹杀孩子的兴趣,没有限制手工区的人数,因此有16个孩子进入了手工区。一进入手工区,我就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先拿了一张报纸开始捣弄起来,猜想他们是要做帽子。果然,没过多久,一顶顶帽子新鲜出炉了,而且形状各异呢!接着我就发现他们开始装饰起帽子来,有的小朋友选择了彩带,有的小朋友选择了彩纸,有的小朋友选择了蜡笔,他们一个个忙碌起来。只见洋洋拿着彩带在帽子上比划,这里放放,那里比比,比划了半天,终于贴在了帽子上,一顶帽子做好了。再看彤彤,拿了彩纸折了一只小兔子,然后贴在了帽子的中央:"我的小兔子帽子做好了!"东东拿着蜡笔在报纸上画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在画小汽车,仔细一看,画得还不错,可是画在报纸上的效果不太好,有点脏,看不清楚……做完帽子的小朋友戴着自己做的帽子,开心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见人就介绍自己的帽子。我适时放了一段音乐,请他们进行展示,所有的孩子都停了下来,欣赏他们的表演。孩子们做得很开心,表演得也很开心。
分析:在手工教学活动的时候,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T老师没有教给孩子折叠帽子的方法,只是提出了要求,请孩子们自己折叠帽子,结果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帽子,虽然有的帽子看起来并不特别的像,但是却让我看到了每个孩子都开动了脑筋,凭借自己对帽子的理解,对折纸技术的掌握折叠了出来,这比教师示范,孩子们折出千篇一律的帽子好得多了。接下来的装饰环节更是将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到了至高点,活动很成功,孩子们意犹未尽,所以今天有那么多的孩子选择了手工区继续折帽子。多数的孩子这次折的帽子和上次折的不一样,我还发现孩子们相互间进行了学习,有的孩子一下子学会了几种折叠帽子的方法。在装饰的时候多数孩子选择了自己原先没有尝试过的材料,并且装饰地各不相同。最后的表演环节是教师应孩子们的情感需求而添置的,不仅让表演的孩子得到了赏识,同时也让观看的孩子进行了借鉴,相信他们下次选择这个区域也能够做出同样漂亮亦或是更漂亮的帽子。因此我觉得,将课程内容延续到区域里面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增进孩子对课程的理解,也能够满足他们在课堂上无法满足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