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误区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个由来以久的"老"话题,我们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都在从不同的理解角度重视环境创设,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当然,也有不少的困惑,存在一些误区,因此,从这一点看,幼儿园环境创设又永远是个新话题。正因为如此,《纲要》在有关内容中高度强调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有关问题,其针对性非常强,对幼儿园进行有关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要求。
一.《纲要》强调了以终身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广义环境--要求及帮助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环境的含义
(一)广义环境观认为,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新《纲要》正是将幼儿园教育置身与终身教育的大范围中,用大教育观来界定幼儿园环境的。
(二)《纲要》的表述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更广的理解),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同时,《纲要》是从幼儿园园内环境和园外与幼儿园相关环境两个方面去谈的。并突出了"创设"和"利用"。
(三)对环境创设含义理解的误区
主要是对物质环境创设含义的理解失之过窄,以及将精神环境创设和物质环境创设的关系分割开来,表现在:
1. 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忽视或分割了精神与物质环境创设的关系。
物质环境的创设固然重要,由于它具备其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因此对教师来讲,认为很容易被接受和掌握。符合幼儿需要的物质环境应该是丰富多彩,能激发孩子愉悦的情感,觉得温馨 、有安全感。如果幼儿园及活动室里四壁空空,缺乏幼儿活动材料,孩子无所事事,感觉冰冷生硬,无安全感,则会产生厌园的情感,并导致幼儿的被动活动(无环境、材料,更多的时候由教师按自己的意愿组织)。反之,环境、材料丰富,但教师不能营造对幼儿具有激励作用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孩子同样没有归属感。
2. 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空间的布置、设施设备的提供,而没有包含材料,特别是幼儿活动的材料;
3. 将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班级环境的创设;
4. 将班级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墙饰;
5. 将墙饰主要理解为主(大)墙饰。
这种理解带来的偏差,从有的幼儿园制定的导向性检查标准的中可看到、从教师们把主要精力花在某一个方面上也可看到。
《纲要》不但强调广义的环境(包含了多个方面),同时也强调了环境中各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纲要》强调了无论各种环境,应是能满足孩子多方面需要的,能使他们获得经验的--要求及帮助我们理解"为谁创设环境,创设什么样的环境"
(一)《纲要》的表述为--"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理解及实践误区
1.不重视甚至忽视幼儿生理的健康:设施设备的高矮、活动用具及材料的大小、安全性问题(用细绳挂在脖子上的标记牌;有刺的植物摆在幼儿活动的区域;对空气有污染的植物摆在卧室)等
2.根据教师自我的需要考虑环境创设?quot;我觉得这样好看",或"这样不好看";"小鸭子应画的逼真";"卡通画不规范",而没有考虑孩子的提议及感受
3. 环境的创设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即便谈幼儿的需要,都有一 种走形式的感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盲目模仿,追求时髦。出去参观学习,只注意别人有什么新活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