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说课讲稿(一)

一、教材简析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新增选的课文。本教材以“动态生成”的观念引领教者优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文以“民谣、童谣、谜语”的形式,充分展露“母爱、童心、智慧”这一主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这一类文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把握民谣、童谣的内蕴美。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让知识生成智慧,使智慧与情感共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形象再现歌谣意境,感受民谣、童谣的深远意境。
  难点是:互动生成,价值引领,意境领悟。

  四、教学准备:
  网页形式、可选性强、动画演示、运行环境基于Windows2000下的电脑课件。

  五、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多渠道接受信息。

  六、教学思路:
  在传统教学手段的运行之下,本课教学目标需三教时达成,但由于本课凭借电脑课件辅助教学,加之,本课件制作采用网页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网页式多媒体课件支持下,本课可采用两课时达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础上,创设情景,增强体验,拓宽延展。
  这里,我着重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一)直接揭题,自主定位
  课始,我直接揭题,并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在学习中你想学到什么呢?”
  [这一设计既符合“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条原理:目标控制原理,又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构建,使学生在最强的学习欲望、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
  (二)歌文对应,初步感知
  1、快读课文,找出表明母亲给予我《月光启蒙》的词句。板书(智慧启迪)
  2、课件出示语句(最后一小节),配乐范读,并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重点理解、体会什么?”
  [我认为这样设计以优美的画面、抒情的音乐、动情的范读构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磁场,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迸发,同时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重点理解、体会什么?”更是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具体体现。]
  3、初步理解课文,分4小步进行:
  第一步:找: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民歌民谣。
  第二步:读:读出所找的民歌民谣,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对应的语句。
  第三步:说:说说你由这些民歌民谣所想象到的美景,会说哪一句就说哪一句,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突出相关语句。
  [课件这样设计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回答具有不可预测性,而我们设计成网页形式,可选性强,加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四步:议:互相讨论,试着把自己感悟到的意境以读一读、画一画、唱一唱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认为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又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有了第一课时的反复熟读课文,又有了上述三步的对应,再加上这一环节中教者的适当点拔,突破难点可谓是水到渠成。]
  4、师生共同小结,回读文末语句:“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三)体验感悟,感情朗读
  1、快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体现母亲智慧才华的语句。
  2、感悟课文前一部分。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这一句教学在自由读的基础上个别读,点拔“你已经知道这里体现了‘母亲的智慧才华’,怎样才能读得更好呢?”并引导评读,激励再读,体会“深情与芳香”。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这一句教学让学生读中谈体会,相机板书“混沌  开朗”,再次体会“母亲的智慧才华”。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句的出示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使得教学过程更具灵活性,从而使教师从黑板、粉笔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拓更广阔的教学领域。同时我认为这一设计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