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五年级《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 村居》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设计理念:

1.从儿童出发,在文化的视野下,引导儿童漫步诗词王国,“让学”于生,以生为本,顺学而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意、得言、得法。

2.诗词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抒情艺术,品读诗词应从形象入手,从意境入手,所谓“情缘景发”“意与境会”“思与境偕”,把握诗词韵感,体会诗词美感,领会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初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词的意境,初步体会词人的情感。

3.初步感受品读诗歌,体会古诗词“炼字”的妙处,学习遣词造句。

学习任务:

任务一:品读诗词,感悟诗情。

任务二:拓展诗词,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激情导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6课《清平乐 村居》,边板书边复习词牌名。

2、这首词描绘了哪里的景象?

3、这首词给我们展现了那几幅画面?(乡村美景图、夫妇对话图、三儿勤劳图)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我们走进这三幅画面,体会词人的情感。

民主导学:

任务一:品读诗词,感悟诗情

学习提示:

边读边想象画面,组内选择一个画面来交流(我从------看到了-------的画面,感受到----------。)

学生组内交流,师巡视。

展示交流:

预设:一、乡村美景图

1、我从“茅檐低小”这句中看到了一座低矮的茅屋,让我感受到这家人生活十分清苦。

2、我从“溪上青青草:这句中看到了茅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3、我从图上还看到了茅屋后有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长得郁郁葱葱,小溪里的荷花姿态优美,一阵风吹来,正随风舞蹈呢。

4、我们感受到这个乡村景色秀丽,我们想通过我们的朗读来展示这里的美。

过渡:好一幅清新秀丽的乡村美景呀!(师相机板书:清新秀丽)

我们都陶醉在这乡村美景中了。

二、夫妇对话图

1、我从“相媚好”仿佛看到了一对老夫妇正亲热地坐在一起打趣聊天。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呀!一起来读这句。

2、想象老夫妇的对话:我们仿佛听到他们在说:

翁:老婆呀,看我们的儿子多懂事呀!

媪:这都是你教育得好呀!

翁:瞧!那小溪里的荷花开得多美呀,就像是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媪:是呀,就连那调皮的小儿子也被这你迷人的荷花吸引了。

翁:老太婆,虽说我们已老,但你在我心里永远是最美的!

媪:我们这个家全靠你一个人来扛,辛苦你了老头子。

3、有感情地读这句。

这对老夫妇多么恩爱和睦呀!一起带着这些感悟读这句。

这是多么温馨、幸福的一家人呀!再来读这句。

三、 儿子勤劳图

1、我从“大儿锄豆溪东”这句仿佛看到了大儿子正在满头大汗的锄豆,多么勤劳能干的儿子呀!

看到锄豆的大儿子,让我们想起了《锄禾》这首诗,一起来背。

2、我从“二儿正织鸡笼”这句看到了心灵手巧的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此情此景,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3、我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句仿佛看到了小儿子正专注地趴着剥莲蓬。我还读出了作者对小儿子的喜爱。相机理解“无赖”(看似责备,实则喜爱,写出了作者对小儿子的喜爱之情)。

多么懂事可爱的三个儿子呀,让我们读出他们的勤劳、懂事。

4、文中的“卧”能换成“趴”、“躺”等词吗?指生说

(让我们想想小儿子会怎样卧?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怎么舒服就怎么卧。一个“卧”字写出了小儿子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多么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呀!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这世外桃源般的美吧。

多么温馨、恬静的田园风光呀!

让我们跟着这优美的音乐一起读。

5、师:这样的生活怎能不让人陶醉呀!此时大家觉得文中的“醉”仅仅是指老夫妇酒后微醉吗?还指什么?有什么人被陶醉了?被什么陶醉了?试着来说一说。

老夫妻“醉”了,是因为:————————

词人“醉”了,是因为:————————

我们“醉”了,是因为:————————

6、我们从“茅檐低小”知道了这家人生活清苦,但词人为什么会陶醉于这样清苦的乡村生活吗?让我们走进辛弃疾,看看当时的写作背景,大家就会明白的。

出示资料: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地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并提出有关方略,均为被采纳,并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晚年归隐在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写了许多宁静安逸的田园诗词。

从这段资料中,我们知道辛弃疾生活在战乱时代,所以他渴望这种安居乐业的田园生活。让我们把这份恬静安谧的田园风光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吧。(一起背)

下面我们继续用“读诗词,想画面”的方法学习其它一些词。

任务二:拓展诗词,想象画面

词人辛弃疾还有一首描写“醉”的词,一起来欣赏,看看这首词又把我们带入了怎样的画面中。(看视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马作的卢飞快,

梦回吹角连营。 弓如霹雳弦惊。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了却

君王天下事,

五十弦翻塞外声。 赢得生前身后名。

沙场秋点兵。 可怜白发生。

注释: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八百里:牛名。麾下:部下。麾(huī):旌旗。炙:指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一种古代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作:如,象。的(dì)卢:骏马名,一种性烈的快马。

霹雳:本是疾雷声,此处比喻弓弦响声之大。

指生说。(我们仿佛看到了马蹄四起,战士们奋勇杀敌的画面,看到了战鼓雷动,战士们整装待发的场面)

这真是金戈铁马的战场,谁想带着这些感受来读这首词。

请男同学一起来读,读出战士的勇猛。

这真是气吞万里如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配乐读)

“可怜白发生”一句写出了词人已经年过花甲,却还没看到战争胜利,词人心中渴望的是什么?(词人渴望报效祖国,渴望国泰民安,渴望百姓安居乐业)我们读出了此人的悲壮和遗憾。

同是醉里,所处的地点不同,但所表达的思想却是相同的。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陶醉于这温馨恬静的田园生活中,陶醉于这充满魅力的古典宋词中,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了愉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词在宋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就,蕴藏在无穷的艺术价值。俗话说:学无止境。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读宋词,感受古典文化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