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作文--我眼中的邓小平
"他不允许在公共场所悬挂他的画像或树立他的雕像,不允许任何文章或讲话中夸大他的作用."或许是这个原因,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所接触的,是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是倾注设计师全部心血的日益强盛的中国.
然而对于一个十六岁飘扬过海,十八便矢志于共产主义理想的伟人,我的确没有什么概念,但是,随着一篇篇的传记,一份份的生平介绍,以及人们的回忆,怀念,邓小平文选的摘录(本人撼未拜读"文选"),邓小平同志的形象,便渐现眼前.作为扭转中国命运的其中一人,在我眼中,他无不透著作为伟人的气质与魅力.
他信心坚定.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胜利前景.
他意志顽强,坚忍不拔.从一开始,在一"对于一个倒霉透顶的中国青年缺少同情,甚至不给予支持的陌生世界"靠自己的智慧度过艰难的学校生活,到长征时的危难,中央苏区蒙难含冤,以及三起三落,一直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坚持信念坚持对问题的思考,对未来充满希望.当重回岗位后,凭着顽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
他思想敏锐,高瞻远瞩.在启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之前,邓小平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这"中国额老头子"(邓小平会见英女王时自称)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洞察秋毫,抓住了时代的主题,使中国得到空前的发展,正是这种敏锐,使他把预见性与创造性联系起来,成为跨越时代的世纪伟人.
他求真务实,不作空谈.正因这种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风格,造就了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构想;调整了中日,中美,中苏的关系,成功地使中国获得更好的周边环境;坚持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的经济方针.
这位中国人民的儿子,代给我除了震撼,还有一份感动,他称情地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八十年代,中国,及至整个国际社会一致认定,邓小平是中国的领导人,这不是来自他的职务,而是来自他的权威.这权威来自他的经历,领导才能,以及他作为一个决策者,发言人,设计师所得的成就.在党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邓小平走进大厅,他没有做任何的发言,也没有呆很久,但代表们热烈的掌声说明人们对这位总设计师的热爱(在"热爱"两字之前,我无法以我肤浅的语言作出任何修饰,在文章的此时,我心中对邓小平的热爱也无法修饰了),代表们将永远想念他,因为代表们知道,有许多人帮助邓小平设计中国现代化,邓小平"只不过把他们概括起来,提出方针"但,邓小平,一直是中国现代化最最主要的推动者.
这同样地就是我眼中的邓小平,我似乎明白1984年大学生的那幅打开的标语,因为在我那深感震动的心中同样地想说一声:
小平,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