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时练习题

9 穷人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汹涌()() ()惊()跳 ()言()语 ()()不安 ()()发亮 干干()()
二、选择省略号的用法,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语意的跳跃;(3)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4)表示说话结结巴巴,欲言又止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2、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
3、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4、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5、我嘛……缝缝补补……
三、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找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语句。
2、找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词语。
3、找出描写渔夫语言的语句。
4、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渔夫有过一个怎样的心理过程?
四、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课文题目“穷人”的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五、读短文,完成练习。
擦皮鞋的朋友
他是个擦皮鞋的男孩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在解放路繁华的大街上,常有他游动的背影和快乐的歌声。
那天中午,我出去吃饭,又见到了他,他照例坐在人行道旁,埋着头,正替人擦皮鞋。在初春的阳光下,他显得单薄而瘦小。
我在他身边停下,他抬头见是我,立刻笑了,“你怎么会来呢?”他问。
“哦,我去‘肯德基’吃饭,路过这里。”我不假思索地说。他点点头,手脚麻利地收拾好他的小摊子,然后,拍拍身上的灰尘说:“走吧,我们一起去——‘肯德基’。”
我很难堪,然而他向前走时的快乐阻止了我想拦住他的冲动。“肯德基”就在不远的地方,只走几步就到了。他推门进去,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明显发育不良的瘦小的躯干,裹在破旧且沾了油污的衣服里:一头乱发盖在他同样沾了油污的额上;他穿着一双落满了灰尘早已走了样的破皮鞋,就这样站在明亮干净的餐厅里,是如此地格格不入。然而他却笑着,仿佛无视这些目光的存在。他踌躇了一会儿,转头问我:“怎么点呢?我从没来过这儿。”
我醒悟过来,越过他走向柜台,却被他拦住了,“我请你,真的,我请得起。”他挺了挺他并不强壮的胸膛,脸上露出一种庄重的神情,然后走向柜台。他研究了那张价目表,向那个吃惊但仍然微笑的小姐说:“请给我两分套餐。”他彬彬有礼,如同一位绅士。
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看他从怀里掏出钱,那些皱皱的小票,被他细心地理过,整整齐齐的,他一张一张地数着,在众多诧异的目光里,郑重地把钱放在柜台上。
我知道擦鞋的价钱,知道他平常的午餐是两个包子加一杯清水,也知道他在那家小旅馆里住一夜是两元钱,我还知道他过年时只给自己买了半只烧鸡……
我站在柜台前,带着些许好奇打量着面前的一切,脸上是宁静的笑。我忽然想起我们初识时他站在我面前,那不加掩饰的既好奇又渴望了解的表情……
我敢说那天中午我们是整个餐厅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时髦的女孩与一个擦皮鞋的男孩坐在一起啃着鸡块,也许我自己见到也会吃惊,然而他的安详感染了我,在各种目光和窃窃私语里,我终于也安详起来。
在快吃完的时候,他忽然说:“以后,别跟人说你有一个擦皮鞋的朋友。”
我吃了一惊,问他为什么。他低着头,拨弄着色拉,良久才说:“人家会笑话你的。”我的泪一下子涌上来了。而他,慢慢地抬起头,看着窗外。泪眼朦胧中,我看见他眼角那一抹宁静的笑。
此后,在很多个日子里,我都会想起那个瘦小的身影,想起他站在那些目光交错而成的网里的宁静的微笑。每当这时,我都情不自禁地说起:“我有个好朋友,是擦皮鞋的……”
1、请把短文中描写男孩子的笑的句子抄写下来,再读一读。
2、“每当这时,我都情不自禁地说起:‘我有一个好朋友,是擦皮鞋的,……’”你认为作者会怎样介绍这位好朋友?试着用两三句话概括一下。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一、读一读下面的词语,再补充几个。
流连忘返 身无分文 溜之大吉 羞愧不已
二、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分别是谁对谁说的?每一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第一次,是()对()说的,意思是()。
2、第二次,是()对()说的,意思是()。
3、第三次,是()对()说的,意思是()。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前夕,美国芝加哥一家报纸的编辑部向一位小学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要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这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1、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小道格拉斯要感谢的是:(),因为()。
6、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的东西,你会写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写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唯一的听众
一、读句子,用词语描述我心情的变化。
1、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顶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2、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3、我停下来,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4、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
二、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
“我”又开始练琴了的原因是(),促使“我”努力练琴的动力来自于()。
2、“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写出近义词:
荒唐— 声望—
(2)听了妹妹的话,“我”会想:()。
三、“唯一的听众”哪些做法感动了你?请写下你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12* 用心灵去倾听
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我”和苏珊交往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给每一件事拟个小标题。
(1) (2)
(3) (4)
2、这些事情里,哪件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二、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天,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我拿起电话找到了苏珊。
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苏珊 我问 为什么这只整天唱歌的小鸟 突然一动不动了呢
苏珊想了想 对我说 你知道吗 这只可爱的小鸟 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我相信苏珊说的话,我想可爱的小鸟的确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比我们这个世界更为美丽的地方,幸福地歌唱。
1、给第二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小鸟明明死了,苏珊为什么要对我说,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3、打电话后,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三、读一读有关友谊的名言。
莫笑友朋多,患难之交寡。——蒲松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人送我一枝草
三毛
1971年的夏天,我在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
不知是到美国后的第几天了,我去找工作回来,慢慢地往住的地方走。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钱,留下来是大问题,又找不着事情做,心里很茫然。穿过学校时,我低着头,走得很慢很慢。
远远的草地上,那里半躺着一个陌生的青年,好像十分注意地看着我。我感觉到了他的目光,但是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又蹲下去从草地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然后向我走过来。
他步子迈得很大,轻轻地吹着口哨,看起来很愉快的样子。
由于不认识他,我没有停步。
一个影子挡住了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是一枝碧绿的青草。他正向着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珍宝一样送给我。
我接住那枝小草,惊讶地望着,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说完拍拍我的脸,摸摸我的头发,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微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吹着口哨,潇洒地走了。
那是我到美国后第一次收到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虽然连它的名字都不知道;那位青年的脸在记忆中虽然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却没有办法让我忘记。
很多年过去了,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青年一笔债,一笔可以归还的债:将乐观和快乐传给另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做一声道谢,一句轻轻的赞美,一个微笑,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那些似曾相识的人,那些在生活中擦肩而过的人。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不认识,从没见过。()
(2)很诧异的样子。()
(3)看不清楚。()
(4)温和、柔顺。()
2、作者说“觉得欠了这位陌生青年一笔债”,这笔债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