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窃读记评课稿
《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当年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我就被书中的情节所感染,作者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朴实而又感人。以“窃读”为线索,以作者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的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临其境。那生动的情节描写,那细腻的内心独白,深深的打动读者,吸引我们随着作者的心情起伏。
说实话,我觉得这样经典的名家名篇,在授课时是最难把握的。难在哪里呢?
一、 寻找切入点难
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窃读记》是一篇篇幅较长含义深刻的文章,可讲的东西很多,但一节课只有40分钟,若想面面俱到,往往会流于表面。从哪一点切入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和理解全文呢?严老师对教学内容做了大胆的取舍,取其中的要点——作者窃读经历中的快乐和痛苦,引发学生思维的触发点。通过品味词句,揣摩作者心理,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感受“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一点严老师做的非常好,值得我们在教授类似课文时学习和借鉴。
二、“深”与“浅”的把握难
名家名篇往往寓意深长,字里行间、娓娓道来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但不同的读者层所能够理解的深度是不同的。我们教师往往会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将我们所体会到的、挖掘到的深刻道理倾囊而出,恨不能全部灌给学生,不管他们能不能接受。另一种是低估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仅仅浮于表面,蜻蜓点水、有隔靴搔痒的遗憾!在深浅之间怎样才能把握住平衡点,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在教这类课文时避不开的一个难点。
在教学本课时,严老师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然后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窃读感受的一个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接着,围绕这一个句子展开学习,如“从课文哪些方面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等,在文中划出重点词句,理解、品读。学生学习比较轻松。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严谨流畅,指示明确、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严老师能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评点,课堂互动很融洽。从严老师侃侃而谈的言语、自然大方的教态中可以看出,她扎实的基本功、对教学不断的努力和进取。
但为了更深入的理解作者对阅读的渴望和窃读的快乐,是否应该先让学生谈一谈我们从书中到底收获了什么?读书对我们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窃读的“快乐和惧怕”是否应该有机的结合起来理解?惧怕后又去读,是不是才能更好的体现那份爱读书的劲头?对于作者为什么 “窃读”这一点离学生生活较远,现在小孩生活条件较好,不会存在这种情况,是否能够补充一些资料,帮助孩子去体会呢?
三、“情”与“意”的品读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这类名家名篇想要深入阅读体会,却又不能局限于学生的表面认识,怎样才能以学生的理解、体会为主体,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进入深层阅读,在字里行间去潜心品味作者的“情”与“意”呢?
严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窃读的快乐与惧怕,当学生找到关键的句与词后,又能及时的抓住,适当的点拨,使学生能逐渐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窃读时快乐与惧怕交织的心情。这种抓住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的体会、品读的方法非常适合这类课文的教学。严老师走对了路。如果严老师在抓住这些点之后,能夯实一点,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验,多角度、更深入的理解透彻,再进行朗读指导,就显得水到渠成了。例如;学生提到了“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一句话时,如果老师能及时引导学生从身体的饥饿到精神上的饥饿层层深入体会,再把阅读后填补了精神空白,那种饱足感谈透彻,那么想要朗读出这种“窃读”的快乐就自然而然了。当然也为后面虽然惧怕着,却不放弃“窃读”,理解那种快乐与惧怕交织的心情,做个很好的铺垫。
对于同一节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的浅见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严艳,这位年轻的“老教师”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相信她在以后的教学中会越飞越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