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1(一)

一、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苏霍母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十二册教材《林海》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选自老舍访问内蒙的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并由景展开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全文先总起后分述,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我”初入大兴安岭的总印象。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印象前后完全相反。本段着重写产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大兴安岭是那样“亲切与舒服”,并非“高不可攀”。第二段(第2——7自然段)先从“岭”、“林”、“花”这三方面分述“所见”(写景),再从大兴安岭与祖国建设,国家强盛这两方面分述“所思”(联想)。从而具体表现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和巨大贡献。因此,根据文章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充分利用审美教育的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和直觉性,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灵感与顿悟,使学生实现创造能力的突变与飞跃。

二、 设计思路

依据六年级儿童特点和教材特色,本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精神。我把《林海》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学习课文2—5自然段,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讨论课后作业第2题。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学习课文2—5自然段。

2、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

3、技能目标: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能通过比

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关于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理解和确定的:

1、 本单元阅读重点训练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会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句式,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所以,我把“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2、 本课的难点是启发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一、回忆美

第1课时我让学生初读了课文,掌握了生字,新词。还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大兴安岭的资料进行了交流,应该说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林海有了初步印象。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再一次展示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然后让学生谈谈“林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孩子们欢畅的交流中不知不觉的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乐学氛围。

三、 寻找美

苏霍母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带着爱美的心,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寻找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美的片段。学生找,教师也找,要求师生之间比谁找的小片段最美。以激起学生的竞争心理。然后再请学生互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小片段。

三、欣赏美

感受课文的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叶圣陶先生称之谓“美读”。叶老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因此,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整体认识后,应进一步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对课文的美读中体会课文的情感。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认真品读。2、品读时参考提示,展开创造性想象。

品读提示:(自由选择一个小片段,参考以下提示品读欣赏)

A、你欣赏的小片段描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美?

B、这个小片段的关键词是什么?他们分别让你想象、品味到了哪些美好的景物?

C、应该怎样创造性的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达出来?

四、 讨论美

本单元的阅读重点训练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会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句式,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所以,我把“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启发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作为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一教学环节上先辅助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岭、林、花的三个小片段进行辩论发言,引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每个小片段的引导程序大体如下:

1、学生发言谈到哪个片段,就灵活的出示这个小片段的内容。

2、引导学生回答:这个小片段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美?你认为这段中哪个句子中你最喜欢,可以换一种说法吗?(重点研究课后第2题中的三个句子)

3、 激励品读相同片段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4、 指导学生个体和群体感情朗读各自品读的片段,深入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全面欣赏大兴安岭和课文语言文字的意境美。

5、 进行激励性评价。

阅读教学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的美,在这个片段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都给予认可和鼓励,并利用这种差异进一步推进教学——“体会两种看是很有道理的特点哪一种是主要的。”以促进学生阅读的深入,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 创造美

在学生学习完了描写大兴安岭美景的这一片段后(课文3—5段),教师再一次出示课件激励学生在“诗”、“书”、“画”等形式中选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来赞美大兴安岭。“诗”指创作、朗诵简短的诗文“书”指选用课文最精美的片段,进行书法创作并展示;“画”指创作简笔画,并当众展示解说。

语文是一个包容性较强的学科,朗读、想象、创作的完成,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课堂高潮。使人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课带给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林海

岭——多温柔

景物特点林——像海

花——多美

我的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我觉得它是我施教的“蓝图”,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是课堂教学的缩影。

六、 教学过程

1、 回忆美

课件出示“林海”画面,导入:请学生谈谈,第一课时出读课文后,林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寻找美

(1) 请学生带着爱美的心,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寻找课文写得最美的小片段。学生找,教师也找,要求师生之间比比谁找的小片段最美。

(2) 请几位学生互读自己以为最美的小片段。

(3) 教师朗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小片段,摆出与学生比试比试的姿态。

3、 欣赏美

(1) 教师抓住学生不服气的心理提出要求:认真品读小片段品读时要参考提示,展开创造性想象。

品读提示:自由选择一个小片段,参考以下提示品读欣赏:

A、 你欣赏的小片段描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美?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