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审计的开展是审计学科发展到现代审计阶段的重要特征。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国外的经济效益审计并对我国银行经济效益审计做了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当时所处的法制政策环境,银行本身特定的经营构架,人员素质水平等原因制约了商业银行经济效益审计的实施,随着银行环境的变化,我国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进行公司结构的治理,紧锣密鼓地实施股份制改造——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中国银行香港上市计划也已获得政府的批准。我们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将商业银行效益审计很好地开展起来,调整商业银行审计工作重点,这对推动我国金融业务的稳健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经济效益审计没有有效开展的原因
1、审计标准目的不明确是外因。审计标准是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指出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措施的衡量尺度,标准应当是科学的依据。1995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提出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此之前,我国的金融管理水平较低,不用说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经营计划,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考评指标都没有,这样也造成我国尚未建立一套与商业银行管理原则相匹配,符合国际审计准则的审计制度,未形成统一的金融企业审计实务标准,国家审计主要以发现揭露违法违纪问题为重点,造成了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控制,审计目标的实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随意性。
2、银行的双重职能是困扰经济效益审计开展的主要内因。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发展商业银行,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这一决定使我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此之前,我国银行担任着财政、银行双重职能,这种既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又是调节经济重要职能部门的双重性,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要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不断地进行调整,追求利润的观念从上至下都在淡化并且有了开脱的理由,全行上下没有形成利益自享、风险自当、自主经营的运行机制,经济效益自然不能跟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缺乏“经济效益”的思想基础。
3、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阻碍了解决经济效益问题的知识维和方法维的形成。在银行经济效益审计中,涉及广泛的专业知识,不仅有审计、会计、还有数学、计算机等等。需要的人员也是要有扎实的会计审计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审计方法技术,熟悉企业管理和项目评估等各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审计体制改革之前,人员素质达不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要求。首先,我国从1982年才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在高等院校内开设审计学专业时间也不长,有丰富审计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的人员极少;其次,原来的稽核审计人员在银行干部职工中所占的比例较低,稽核审计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偏重于会计与信贷,具有较强经济分析、信贷管理、计划财务管理能力的人较少,审计技术方法单一,队伍整体素质达不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