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间消灭空间”是马克思关于19世纪的信息传播与物流关系的论断,源于他的《1857―1858经济学手稿》,后来他在《资本章》第二篇《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写作中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
马克思在讨论商品的流通费用时,提出了“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思想。他把时间和空间看作生产的要素。因为通过空间把商品运送到市场,以及传送关 于商品信息(时间),均要消耗必要的费用(流通费用),这些费用是商品成本的一部分。然而,快速的商品信息的传递,能够大大减轻由于空间距离的遥远和信息 不通畅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就此他写道:“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 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册33页,人民出 版社1980年版)
“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提出,与19世纪由于较为广泛的世界贸易而逐渐形成世界市场的背景密切相关。从17世纪到19世纪,工业革命打破了地域 与民族的限制,“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共产党宣言》31页,人 民出版社1997年版)世界市场的形成,催生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下的时空矛盾:资本增值的本性要求摧毁交往的地方限制,扩大市场范围,然而关于商品信息的传 播,却受到越来越遥远的空间条件的制约,这种由于空间距离带来的信息差,造就了19世纪两个世界经济危机的策源地――印度和美国。英国到印度的航行时间为 3个月,英国到美国的航行时间为1个月。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是英国,商品需求的信息沟通,时效极差,需要经过漫长的传递时间,很难因变故而及时得到调整。 例如英国需要棉花的信息传到印度,棉花的生产周期一年,这期间任何变故的传播时效若都得3个月的话,就会潜伏着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带来的经济风险。当棉花 源源不断地从印度运往英国的时候,经济形势高涨,然而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棉花过剩了,于是经济危机爆发。为解决这个矛盾,需要用较短的信息流通时间去抵消 商品流通领域由于空间距离拉大而带来的成本,即“用时间消灭空间”。
“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需要一个基本条件,即物质交换条件的创新。这里的“交换”,既包括物质条件――铁路、蒸汽轮船等的发明与应用,也 包括消息、书信、电报等等的传递。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频繁的商品社会,这些现代交换手段适应了资本扩张的本性,缩短了交通运输的时间,缩小了市场间的空 间距离,提高了交换的效率,使整个世界流动起来。马克思就此写道:“生产越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因而越是以交换为基础,交换的物质条件――交往运输手段 ――对生产来说就越是重要。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因此,创造交换的物质条件――交往运输手段――对资本来说是极其必要的”。(同上, 第16页)
体现这个思想的马克思的典型比喻是这样一句话:“电报已经把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证券交易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0卷653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百年后,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做了一个同类比喻:现代传媒把地球变成了一个部落村。
交换工具的改善将人们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也因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变动, 1857年以后,马克思多次论证了这些变动。
首先,由于用时间消灭了空间,一部分在历史上曾经重要的商品流通空间大大减少,比如商品储备库(马克思又称蓄水池)。在铁路和电报发明之前, 交通运输缓慢而且不便,地处偏远的地区经常因环境和天气影响而不能及时接收商品,因此大容量的储备库是防止无货供应的重要方法,它为当地商人及时进行交换 活动提供充分的物质保证。当新的交换工具被采用后,商品流通迅速、及时,储备库的角色逐渐被淡化。例如曼彻斯特的工厂主就是利用电报和铁路,随时把棉花从 利物浦运来,而不必再充实仓库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