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的经营活动,不仅取决于其内部运作模式的完善,同时也取决于其外部的经营环境。旅行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其外部经营环境,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外部环境,宏观环境由一些大范围的、与宏观条件相关的因素或力量构成,是对旅行社外部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的总称。这些环境因素对旅游企业短期的经营活动影响不大,但对长期的战略计划和经营决策有深刻的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和发展趋势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旅游企业的生存发展构成了挑战。本文试就近年宏观环境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趋势对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一、政治和法律环境
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包括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对旅游业而言是制定服务战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这是由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的。就国家法定假日调整看,据统计我国自1999年10月调整公众休假制度以来,每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长假,迅速带动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七天黄金周举国长途大迁移盛况空前,而2008年我国取消了“五一”长假,将清明、端午、中秋增加为法定假日,“十一”假期不变,春节长假前挪一天将除夕包含在内。五一黄金周的取消,短假的增加,对于习惯于靠长假期吃饭的旅行社来说,是一种经营环境的变化。其中,既包含了挑战,也蕴藏着机会。虽然利用五一黄金周集中组织长线游的机会大大减少,但短假的增加又势必为旅行社组织短线游创造了条件。为此,旅行社应积极应对,顺应经营环境的变化,调整思路,在短线游上加大运行力度,开发出深受市场欢迎的短线游项目,做好短线游线路经营。这已经成为旅行社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功课,也是旅行社经营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机遇。
由此可见,国家法定假日的调整对旅行社经营战略的调整有重要影响。此外,海峡两岸政治关系向好的方面发展,2009年开始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获批以及即将于2009年5月1日实行的新《旅行社条例》,政府颁布的其它一些与旅游业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条例、管理制度等,也必将会对旅行社的经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经济环境
(一)总体经济发展状况
从总体经济发展状况看,国民生产总值是常用的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一般来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也较为发达。根据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候,国内旅游消费将启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候,国际旅游消费启动。旅游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至5000美元,将进入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都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势头。目前,我国旅游市场规模是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条件下形成的。按照2005年修订后的GDP数据计算,1979至2004年人均增长率为9.6%,近三年仍连续保持10%左右的增长。虽然受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今年经济增长率将有所下降,但我国仍将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可以肯定的认为,我国人均GDP向3000美元跨越将是不可逆转的,消费市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也都将发生显著的变化,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度提升,总体经济状况的持续向好,将是我国旅游业持续兴旺的重要动力。从旅行社经营策略角度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未能见底,西方发达国家何时能走出低谷还没有明确预期的情况下,旅行社应充分重视开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尤其是可以多组织出境游以弥补入境游人数减少带来的损失。
(二)居民收入及消费状况
从居民收入及消费状况角度进一步分析,收入及消费状况是影响旅游需求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越高,代表着可自由支配的资金越多。收入越少,用于享受和发展消费的资金就越少。人们只有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前提下,才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旅游这种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往往与可自由支配资金的多少联系在一起。调查表明:发达国家居民用于旅游消费的开支超过家庭收入的20%,而我国居民用于旅游开支的收入却不足1%。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将不断提高。根据恩格尔定律,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也将随之变化,用于旅游的开支会逐渐增加,据全球著名的传媒机构尼尔森公司最新的调查,近年来,我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年均增长10%,超过半数(53%)的消费者计划把节余的资金花在休闲旅游上,其比例居亚洲14个国家之首,高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和印度等。
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还将使旅游的个性化需求变的越来越明显。现阶段我国国内旅游虽需求总量较大,但需求水平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旅游者人均消费低,对旅游活动质量的追求不强烈,只抱“到此一游”心态者甚众,从而未能对旅行社形成强大的创新压力。而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及消费支出结构的改变,居民对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旅游产品创新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并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旅游需求已经开始由过去单一的观光、娱乐等形式向休闲化、个性化和参与性转变。形式多样的度假游、特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这些旅游项目都具有个性化、参与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旅行社未雨绸缪,改变观念,采取措施,根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有针对性的开发旅游产品,然后集中向他们进行品牌宣传、促销等活动,通过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三、自然环境
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为旅行社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2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旅行社的成长和成熟。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它们的空间分布为各地的旅行社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有利条件。企业所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关系到旅行社确定投资方向、开发改进旅游线路等重大经营决策问题。
(一)气候条件
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四季分明,气候变化幅度大。四季的景色不同,便于组织适宜不同季节条件的旅游活动,使一个地区的旅游活动丰富多彩而不单调。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便是四季景色的真实写照。不同时节观赏的景色不同,这也就使同一旅游景点有了重复游览的意义。
(二)地形、地质地貌条件
我国不仅四季分明而且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貌并存。正是这复杂独样的地理环境以及在这种地形下形成的地质地貌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花岗岩景观、砂岩景观、山岳峡谷、丹霞地貌景观等,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这些自然条件都便于各地旅行社组织各种旅游活动,如名山游、长江三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