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游会展保障系统各主体的角色和职能现状进行分析(一)

我国旅游会展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其转型现象和特征也逐渐凸显。旅游会展的转型引起了业内和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可查阅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会展效应和旅游节庆转型的个案研究、旅游节庆和展览会市场化策划等领域,鲜有从系统的视角来探讨旅游会展的转型。而从旅游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现有的经验借鉴中,可以认识到旅游会展的运作和发展是一个和谐、完整的系统。因此,本文试着选择以旅游会展保障系统尤其是其主体角色的发展定位为切入点,来讨论我国旅游会展转型的问题,以期对有关方面决策有所帮助。
  
  旅游会展保障系统
  
  旅游主题节庆活动与大型旅游博览会是展示区域旅游业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至今,我国成功举办过的旅游会展既包括大型的综合性旅游博览会,也包括诸如2007上海国际豪华旅游博览会、2008上海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2008全球旅游景点博览会暨全球旅游年会和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在内的各类国际主题专业旅游博览会。各地也举办了许多有特色的区域主题博览会和节事庆典,我国旅游会展业正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转型发展态势。但同时,我国旅游会展业存在重复办展、会展运作不规范、品牌化程度低等问题。应对这些问题并提升我国旅游会展产业的整体运作是各业界人士需要关注的。从系统和谐的角度来看,旅游会展保障系统尤其是其主体角色的发展定位对保障转型期我国旅游会展的有效运作并实现其整体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会展保障系统包括政策行规保障系统、市场保障系统、硬性基础支撑系统、财经和人才保障系统以及媒介保障系统。政策保障系统是指一系列旨在保障和推动旅游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倾斜性政策和行业规范所组成的系统;市场保障系统主要是为旅游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培育相对规范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硬性基础支撑系统确保旅游会展顺利进行的专业设施及公共基础设施等;财经和人才保障系统就是从财政金融和会展人才培养开发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为旅游会展提供财力和智力支持;媒介系统则从传播和舆论导向方面来提高旅游会展的社会影响力和调动社会参与性。从旅游会展的五大保障系统涉及到的职能组织中,可以分析出旅游会展保障系统的三大主体,即政府管理部门、会展企业、协会中介组织。深入分析转型期旅游会展运作保障系统的主体发展定位,有利于各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自觉实现角色更替并选择合适的旅游会展业发展模式;也有利于协会中介组织进行职能调适;更有助于企业实现旅游会展办展主体和运作形式及内容的创新。
  
  旅游会展保障系统主体现状分析
  
  (一)政府管理部门
  纵观我国旅游会展产业发展轨迹,最初采取的是政府包办型主导发展模式。在旅游会展相关领域的法律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等相关部门颁布了20多部旨在促进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行政法规;地方政府在会展城市的形象定位、宣传以及会展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持续性的公共资源投入;国内旅交会、旅博会的主办方多为各级主管部门,作为会展的主办方或承办方的各省市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外经贸等部门积极动用政府资源,直接参与旅游会展的运作和管理,地方政府间经常相互组团参加对方的展览,这种“政府搭台”举办的旅游节庆展会运作模式中,政府操作的痕迹比较明显。在我国旅游会展业发展初期,政府包办型主导发展模式直接推动了我国旅游会展业的新兴和发展,但这种模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政府在旅游会展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不甚明确,政府的大包大揽使得政府在很多方面替代了企业和协会的职能。同时,在旅游展览会、会议和节事项目的审批方面,多头审批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旅游会展的规范管理方面,旅游会展归口管理部门也不甚明确。各地缺乏专门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及统筹协调机构,区域间重复办展的现象比较多。
  伴随我国旅游节庆和小型专业展览会的市场化转型,我国旅游会展产业发展逐渐成熟,政府包办型主导发展模式正在不断调整。从我国旅游节庆的逐步转型来看,一些地方政府主动从旅游节庆产业的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把工作重点转到节庆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发展规划和管理协调上来,对旅游节庆只是象征性地给予补贴,由部门代表政府行使职能,政府部门通过间接方式为旅游节庆提供服务,节庆的经营基本属于企业行为,政府直接参与旅游节庆的成分相对较少。归纳起来,我国旅游会展发展类型主要有政府包办模式;各部委局及协会主办或与政府、地区联合主办的模式;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市场化运作模式这四类模式,政府不断调整其在旅游会展保障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能,直接介入旅游会展具体运作的成分逐步减少,并集中在政策行规、硬性基础设施、市场保障等方面提供资源保障和公共服务支持。
  (二)旅游会展企业
  在我国最初的政府包办型旅游会展产业发展阶段,旅游会展企业是缺位的。随着旅游会展产业的逐步成熟,一些地区的旅游节事和小型专业展览会实现了市场化、商业化的成功转型,在很多项目上采取面向社会招展的运作方式。市场化特征在2007北京国际旅博会等大型博览会中也有所显现。从政府包办到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转型和发展中,一些隶属于贸促会和旅游会展政府部门的会展承办机构纷纷转型,也涌现了大批民营会展公司。目前,参与国内旅游会展的企业大概有三类:从政府机构剥离出来、转型的旅游会展企业,它们在参与旅游节庆和大型旅游博览会筹办方面具有比较好的政府资源和筹办经验;隶属于旅行社和酒店的旅游会展部门具有规模小、专业性强的特点,它们在旅游会议筹办方面具有天然的整合优势;兼做旅游会展的专业会展广告公司,这类公司在会展公司、广告、运输、搭建、旅游等会展产业链的协作方面具有运作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我国旅游会展商业化、专业化转型过程中,一些具有实力的会展公司参与承办旅游节庆和旅游博览会,并逐步成为核心办展主体。有些大中型和特大型展会虽然总体上由政府掌控,但旅游会展企业已经开始作为承办方承担项目的运营,如青岛外经贸商务展览有限公司与青岛市旅游局联合承办了2008中国青岛.亚太国际旅游博览会。同时各地还涌现出独特新颖的市场化项目策划运作方式。但由于我国会展企业大多存在规模小、专业性不强、资本运营能力欠缺等特点,还不能单独承办大中型的旅游会展,更谈不上主办中大型旅游会展。在大中型旅游会展运作中,客商邀请工作和商业筹资工作方面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政府行政的力量,我国旅游会展企业呈现出对政府的高依赖性,还不说是办展的核心主体。在旅游会展产业链上,也存在交叉重复,缺乏合理分工和精诚合作等问题。此外,在旅游会展专业团队建设方面,高层次专业旅游会展人才极其欠缺,现场组织服务人才素质不高,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直接影响服务效率、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旅游会展品牌的打造。

  (三)协会中介组织
  我国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和会展行业领域的协会、中介组织等NGO,其组织者大多是旅游部门和经贸部门的政府部门,这种体制为协会中介组织参与旅游会展提供了很好的政府资源和联系纽带。在历年举办的各种大中型旅游会展上,都可以看到展览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等有影响力的协会作为主办方或承办方、协办方参与到旅游会展的筹办和协调工作中。还有以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为代表的会展研究机构通过与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等广泛合作,聘任经济、会展、旅游、城市规划、投资、法律、策划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学者、政府官员、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为研究会顾问和专、兼职研究人员,面向会展经济领域从事政策研究、产业研究、理论建立、行业评估、行业协调等工作,为旅游会展提供智力支持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此外,旅游类、地方报业集团、传媒组织在旅游会展的宣传推广、招商招展工作和氛围营造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