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必将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系统产生新的推动。文章对如何确定具体会计准则事项的原则与分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完善 会计准则 研究
在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有关部门在兼顾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方面已作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准则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将对今后更加完善的会计准则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一、会计准则发展的历史规律
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会计准则的发展也是如此。不论中外各国,在20世纪30年代前,任何国家都没有会计原则,更谈不到公认会计原则一词。但每个国家都有会计工作,各行各业也都有关于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的规定和习惯,只是各国各地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会计报告的内容、形式和编制原则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互有差异。会计准则就是由于经济发展要求尽可能缩小以至消灭这种差异而产生的。最初的会计理论是从实践中抽象归纳出来的,即先有会计通用的方法然后有会计原则。国外多是先依据会计惯例,后形成会计原则,这些原则先适用于某行业,逐步推行到全国,最后影响到全世界。
二、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对不同利益集团有着不同的影响,因而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因此会计准则制定中要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准则制定机构应包含不同的利益关系人以及倾听不同利益方对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并提供机会让他们评论。
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不同利益集团包括政府、普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等。政府希望制定的会计准则有利于国家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普通投资者和债权人则要求在会计准则规范下提供的财务信息有助于他们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等决策,会计准则应保证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真实性及可比性,由于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完善,经营者希望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方法与程序具有可选择性,通过选择会计方法达到自身的一定目的。由于大企业的政治敏感性和所承受的财富转移额(政治成本)均大于小企业,它的管理人员越有可能选择那些能够将当期盈利延续到下期的会计程序,在企业存在报酬计划时,经营者为获取当期现实报酬,往往会选择将以后期间的收益转换到本期的会计方法,而当存在债务限制时,为避免技术性违约等,经营者也往往会选择将未来期间收益提前到本期确认的会计程序。为了防止企业以上不合理行为,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契约来对经营者行为加以约束,所以现代企业又被看作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体。
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不同利益集团往往都会想方设法去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准则制定之间及制定过程中进行竞争与协调。要参与这一准则制定过程的竞争必须要付出非零值的信息,以及和相同利益集团联盟的成本。这些成本的规模及在不同利益集团中的分配决定着准则制定的结果。会计准则实质上是各种利益集团间竞争与妥协的产物,此时形成的会计准则是一种静态博弈下的纳什均衡。
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多主张实行稳健主义会计原则以保全国营企业的实力。然而基于企业承包的现实情况,又难于贯彻审慎原则,这是我国当前在制定会计准则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首先要在本国内集思广益,力求使各方面的合理意见能够协调一致,然后再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使各国之间的差异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利国际经济的共同繁荣。这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会计学会为研究会计原则问题,在1987年年会后成立了一个“会计原则及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组”,并于1988年1月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会议,确定了本组的宗旨是“组织会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研究,并以一定的形式发表研究成果,提供国家会计事务管理机构决策参考”。1990年4月13日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草案)》提纲。征求意见稿经过修改以后,其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10章78条,其各章分别为:总则,基本准则,资产,负债,投资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会计报告,附则。以上《提纲》前言中明确规定,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会计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主要依据。它们的关系是:会计法指导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统驭会计制度。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应用准则两个层次。在提纲中有企业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记账本位币四项,都属于基本假设性质,写在总则部分。第二章基本准则有合法性、统一性、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一致性、配比、权责发生制、实际成本和收益支出与投资支出区分共12条原则。第三章至第八章是对各项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投资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定义和说明。第九章规定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附则中说明会计准则的解释权和修订权属于财政部。有关特殊会计核算问题处理方法的应用准则已陆续制定和发布,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三、如何确定具体会计准则立项的原则与分类
1.原则。准则立项直接关系到准则的体系化。在准则制定之初,财政部会计司确定了“先一般后特殊、先急后缓”的立项原则。另一方面,对于我国法律没有作出规定或规定不允许的业务,如应收款的出售等,具体会计准则暂不涉及。有关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先一般后特殊、先急后缓”的立项原则本身是矛盾的,可取的只是“先急后缓”的立项原则。从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准则立项来看,也遵循了这样的原则。我国正式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同样体现了“先急后缓”的原则。从理论上讲,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立项,既容易导致忙中出错,也可能影响各项准则的协调性。但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当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会计问题,都要求尽快加以解决。为了适应现实需要,采取“先急后缓”的立项原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