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成因分析
我国在经过十几年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目前工作的重点已转移到企业和其相关领域的改革。在转轨型经济中,“内部人控制”(InsiderControl)的现象在“凸现”,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内部人往往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来攫取个人私利的最大化,即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我国转轨经济中,由于国有企业委托的缺位或模糊,导致内部人的行为已经极大地或全部偏离所有者的效用。那么我国转轨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呢?笔者的理解如下:按照企业理论,现代企业可以看作是一组委托——代理契约的结合。在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与代理人(内部人)存在着效用的差异,效用的差异导致了两者目标的不一致,而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所有者和内部人都力图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所有者追求剩余索取权的最大化即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内部人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如尽可能多的薪金和红利、尽可能的闲暇等。当然,为了使代理人和所有者的目标尽量地保持一致,以便使代理人在追求自己私利最大化时尽量增加股东的财富,所有者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激励方案甚至允许代理人拥有部分剩余索取权(即分享部分剩余收益)来进行激励。然而,激励方案的存在仅仅能够缩小但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所有者和代理人之间的目标的差异,从而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
毋庸质疑,对于内部人的道德风险行为,所有者或者委托方最有权利和动力去进行监督,他们按照法律规定对企业的内部人具有终极的监督权利。熟悉经济理论的人都知道,在典型的股东占据主导地位的模式中,内部人的懈怠、无能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可以通过外部股东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得以矫正。但是,具体到我国转轨经济中,由于所有者(委托方)缺位或者所有者的监督缺位(注:见“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学术座谈会纪要,《经济研究》,1995.8。),导致了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妨碍了其行使法定的监督权利,而国有资产占据主要成分的企业中的其他分散的小股东,也缺乏对内部人进行监督的动力,这些具体因素滋生了内部人蓄意通过各种途径巧立名目侵吞国有资产。此外由于我国转轨经济中竞争性的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员、会计人员劳动力市场的稀缺性,使得内部人在企业内部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控制。内部人权力的扩张、外部监督机制的弱化和替代机制的“空缺”,使得股东并不能够在内部人表现不佳或觉察到道德风险时及时解除和转移内部人对企业的控制。
二、控制“内部人控制”的新思路
由于经营者努力程度的不易观测性,所以委托方对内部人的监督是通过某些替代变量如财务报表上反映的盈利数字和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来进行的。改革意味着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对企业的改革势必会触及各个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改革越是深入到微观层次,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将越会得到“凸现”,所有利益集团的“得失”都将与会计信息产生不解之缘,尤其在我国目前的转轨经济体制中更是如此。但是应该注意到,“内部人控制”诱发的道德风险往往需要披上“貌似合法”的外衣,这决定了他们往往要授权其代理人(会计人员)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通过对财务报表上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粉饰借以掩饰其违法行为。会计信息失真扭曲了会计信息所应该具备的功能,向证券市场传递的信号含有大量的噪音,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无效果,最终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使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有者(而非经营方),通过对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进行实时控制(Real-timeControl),借以对经营者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以防止其道德风险行为。
会计人员委派制的出台和试行就是针对会计人员对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监督弱化的缺陷,按照“国家(国务院)→会计局(财政部领导)→会计人员(执行监控)→内部人”逐层委托的设想,主要向各级国有企业中委派独立客观的会计人员来强化对国有企业经营活动和国有企业管理当局(内部人)的监督。
三、会计人员委派制与控制“内部人控制”
一般来讲,内部人行为的终极监督隶属于所有者。如果所有者直接对内部人进行监督,那么,就存在着如下不容忽视的缺陷:(1)国有股东缺位,而非国有的、分散的公众股东并没有动力来进行监督;(2)由于专业技能的限制,股东并不能够对内部人的行为进行专业化的监督,如果一定要直接监督将会导致巨额的监督成本;(3)内部人的行为(如努力程度)是不能够或不容易直接观测的,而只能够通过一定的替代变量如通过观察企业会计信息所披露的盈余数字来对内部人的行为进行后验的贝叶斯(Bayesian)判断,而事后监督的滞后性往往并不能够挽回业已导致的损失。会计人员委派制可以对内部人行为进行专业化的、低成本和快捷的监督。笔者将会计人员委派制对控制“内部人控制”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