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一)

摘要: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建设的争论,京剧进课堂,清明、端阳、中秋等节日成为法定节日等诸多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热点现象给了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再认识。党的十七大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而高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地。如何在加强大学生教育工作中,自觉地融入或灌输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方法对策
1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的力量,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决定性要素,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突出地表现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当今世界一谈到孔孟老庄、“四大发明”、京剧等,人们便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深深吸引;一谈到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人们便对中国这个古老东方国度的壮美和神秘津津乐道。党的十七大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而高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新时期,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传承和发扬是当前需要积极研究,不断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认为,在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当代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以此为特色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人文素质,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2所谓传统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在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中,都有根植于本民族肥沃土壤中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成长起来、经过千百年积淀起来的长期流传的观念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炎黄时代至今的五千多年来,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内涵。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等古籍文书。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最悠久的文化,它不仅在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起过重大的影响作用,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也一定会发挥其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知道,传统文化中有其精华,有其糟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丰富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先后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纲要》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世纪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号召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绎和扬弃,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同时又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和教育方法,注重修养实践,强调道德践履。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一套固定而严密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作为道德传统世代相承,这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悠远,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完善大学生人格,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大学生人文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