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解放战争”说课稿

第17课:“解放战争”说课稿
新课标教材“解放战争”一课对旧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把以前三节课的内容压缩为一节课。这使得教师备课中既要割舍一部分内容,但也需补充一些知识点。“解放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真实面目,三大战役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明白解放战争战略反攻主攻方向的选择是党的英明决策,通过对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的战略战术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最终实现课堂小结时学生能够总结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抓住重点、难点,设置一定深度的问题,给学生思考搭建平台。比如“抗战结束,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有何目的?是借机刺杀毛泽东等人吗”?接着追问,“毛泽东是去还是不去呢,有何利弊?这些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学习兴趣。把旧教材的内容压缩后,可用的教学材料也少了。如图片、国共两党各阶段实力对比数据、文字材料等等。实际上,教材上有的要充分利用,教学中需要的要设计增补。如第79页“资料回放”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若能有梯度地设计一些问题,如材料中第二年指哪一年?解放军要进行战略反攻,主攻方向该选择在哪里?为什么?我设计了一套肢体动作解决这一问题。请一个学生上讲台配合老师做一个动作演示。蒋介石重点进攻向陕北和山东就像一个人伸出两个拳头打人,我们一方面拉住他的两个拳头,再选择回击的部位,那么他的哪里会变成弱点?“肚子”。落在中国地图上应该是哪个地方?配合幻灯片“人民解放军挺近中原示意图”、“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示意图”,通过这一动作的演示及图示,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何主攻方向选择在中原地区。引导学生通过材料、图示解答疑问,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会更好。

解答解放战争战略决战时机成熟的问题,可给学生展示一张“1948年敌我力量对比表”,对比项目有“总兵力、机动兵力、装备、后方情况、士气”,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是本课的重、难点。要让学生抓住最核心的因素,可采用陈毅的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通过设置问题:“陈毅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能够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可进一步帮助提炼,使学生最后体会并感悟“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的道理。

解决好这节课的这些核心问题,再设计好每一个小标题的过渡衔接,课堂会有清晰的线索,学生知识接收也会更具逻辑性。新课程改革下,教师需转变观念,要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需“以乱制乱”,可对每节课讲解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课堂板书灵活处理。比如:我会给“解放战争”这节课设计这样几个小标题:一、“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阴谋”,二、“内战爆发”,三、“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四、“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五、“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一气呵成,教起来感觉轻松自如,自然流畅。

高一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容易形成图片印象和空间概念。因此,教学设计主要以对比分析和讲图方式实现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且可采用肢体语言、视频材料等方式深化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备课开始便遇到第一个难题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属“学思之窗”自学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人心重要举措。但是,问题不仅仅在于因为它是自学内容而需要解决如何安排教学时间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应该把这一内容放在什么位置讲解为最佳。因为要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这一内容,总感觉教材前后内容失去连贯性,并且不好处理新课的导入。在未拿定主意之前,我想了三种处理方式:一是仍按照教材的顺序讲解,但是,需找到最恰当的过渡句子。二是把它放在分析战略决战条件时讲解,但是,又显得有些不协调,有抢主题之嫌,时间也不允许。三是把它放在分析解放战争迅速取胜原因的地方讲解,但是,这是课堂结尾部分,安排这一内容感觉有些赘述。因此,最后还是决定仍然按照教材顺序放在开头讲解,利用“解放战争为什么能够迅速取得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推行了土地改革”这一句话来实现过渡。最终是想通过这一子目的讲解,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因为此举而赢得了人心,而人心向背正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