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湛江一中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卷(带答案)

2014湛江一中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卷(带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原创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曼妙/瓜蔓 猫咪/猫腰 错谬/未雨绸缪
B.彷徨/磅礴 压轴/舳舻 谙熟/万马齐喑
C.濒临/嫔妃 赡养/蟾宫 褪色/敷衍塞责
D.纰漏/毗邻 箴言/斟酌 攒钱/人头攒动
2.(原创题)下面一段文字,划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的问题并不多。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倘要用文字来表达这个让人纠结了又纠结的问题,便是一个极简单的命题:只有一次性和短暂性的人生。
A.然而 B.惊心动魄 C.牵肠挂肚 D.一视同仁
3.(原创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上月中旬,王市长率团赴港拜会香港中华总商会时,会长杨钊创新地提出,要按照“港人、港地、港服务”为标准,牵头在湛江打造原汁原味的“香港园”。
B.为加强预防,巴西卫生部计划在本月下旬推出一款手机及平板电脑客户端,用英语和西班牙语提醒游客如何预防登革热。
C.昨日,湛江气象台发布黄色高温预警信号,截止当天下午3时,湛江市区最高气温达到35℃。
D.记者13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央行日前召开住房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要求商业银行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房贷款。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 , ; , 。 ,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①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②题材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
③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
④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
⑤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⑥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A.③①⑥④②⑤ B.③④⑤②①⑥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①④⑥③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父守,身长九尺,为人严毅。初事刘歆,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①,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议。会光武避吏②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时守在长安,通因具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遣从兄子季之长安,以事报守。
季于道病死,守密知之,欲亡归。会事发觉,通得亡走,莽闻之,乃系守于狱。会前队复上通起兵之状,莽怒,守家在长安者尽杀之。南阳亦诛通兄弟、门宗六十四人,皆焚尸宛市。时,汉兵亦已大合。通与光武、李轶相遇棘阳,遂共破前队,杀甄阜、梁丘赐。
更始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公孙述遣兵赴救,通等与战于西城,破之,还,屯田顺阳。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通怀伊、吕、萧、曹之谋,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素有消③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令以公位归第养疾,通复固辞。积二岁,乃听上大司空印绶,以特进④奉朝请。十八年卒,谥曰恭侯。帝及皇后亲临吊,送葬。
(节选自《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
[注]①巫县(今重庆巫县北)县丞。 ②避吏:逃避狱吏的追捕。③消:病名,即糖尿病。 ④特进:官名。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
5.(原创题)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从弟轶,亦素好事 从:堂房(亲属)
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期:约定时日
C.乃系守于狱 系:联系
D.以病下上书乞身 乞身:请求辞官回家
6.(原创题)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
B.遣从兄子季之长安 有扶危存亡之义
C.以时视事 重以宁平公主故
D.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 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
7.(原创题)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B.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C.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D.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通心怀鸿鹄之志。他虽然先后为刘歆、王莽做事,后来因谶语“刘氏复兴,李氏为辅”而辞去王莽授予的官职,等待日后恢复刘姓汉室的机会。
B.李通极力支持在外逃亡的光武帝(后来称帝的刘秀)。在下江、新市起兵后,李通与堂弟李轶共议迎接光武帝,并与光武帝谋划起兵之事。
C.李通功高位显。他为光武帝建功立业,而且又迎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宁平公主,所以备受光武帝器重,也被大臣认可。
D.李通能审时度势,不重权位。虽有朝臣赞誉,官位显赫,但在天下太平之后常以病请求辞官退养。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3分)

②会前队复上通起兵之状,莽怒,守家在长安者尽杀之。(4分)

⑵(原创题)从文章中找出最能表现出李通能审时度势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原创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有人说,诗中“逼”字用得最妙,请作简要赏析。(4分)


(2)概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秦爱纷奢,      ,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塞下秋来风景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 。《氓》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苦难的精神价值
周国平
①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他的理论已成为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的第三学派。二战期间,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折磨。在《活出意义来》一书中,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并非像一般受难者那样流于控诉纳粹的暴行,而是能细致地捕捉和分析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其他受难者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受难心理学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材料。不过,我在这里想着重谈的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精彩之处,便是对苦难的哲学思考。
②对生命意义的寻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这种情形普遍地存在于当今西方的“富裕社会”。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有受挫之感,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挫折”。这种情形发生在人生的各种逆境或困境之中。
③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藉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那么,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还有一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即相信或者至少说服自己相信厄运终将过去,然后又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第一,人生中会有一种可以称作绝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难是致命的。或者是永久性的,人不复有未来,不复有希望。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不论苦难是否暂时的,如果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忽略了苦难本身所提供的机会,并因此而放弃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④所以,在创造和体验之外,有必要为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第三种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但认为这种价值仅在于引人出世,通过受苦,人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基督教),或遁入空门(佛教)。与他们不同,弗兰克的思路属于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他是站在肯定人生的立场上来发现苦难的意义的。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界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⑤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但是我赞同弗兰克的见解,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绝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当对生命意义的寻求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
B.人只有通过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C.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他仍有可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D.所有的苦难都是暂时的,因为苦难的生活是虚幻的生活。
E.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即在立足现世人生的立场上使人得以救赎原罪。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处于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一定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
B.人陷入绝境的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
C.宗教把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让人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D.当人带着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更有深刻的底蕴。
14.请具体阐释文中画线句子中“最后的内在自由”这一短语的内涵。(4分)

15.廖智是一名美丽的舞蹈教师,有着和睦的家庭和热爱的事业。汶川地震,她在废墟被埋30多小时,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之后又遭受了失去幼女和肉体截肢的痛楚,最终还被丈夫离弃,但她积极治疗,坚强地活下来并舞出精彩人生。依据文意,试对苦难在廖智不幸生活中所发挥的精神价值作简要解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水涧不能干
袁省梅
油锅说支就支起来了,火苗腾腾地舔着锅底,清亮亮的半锅油转眼也烧开了,冒着拳头大的泡泡,黄灿灿的,一朵挤着一朵,旋灭旋生,旋生旋灭,咕嘟咕嘟响。
油锅架在涧边一块空地,涧两边挤满了两个村子的人,东涧台上是史家庄的人,西涧台上是张家堡的人。人们张着干燥的起皮的嘴,挤在一起,慌乱地瞪着油锅。
涧里有一股从北山筛子崖流下的清泉,天旱天涝,泉水都不会断流。两个村子缺水,常为争这股水打得头破血流。眼下又是一个大旱年,入暑以来,三十五天没有下一滴雨,地里玉米苗宽宽的叶子都卷成了烟筒般。两个村的人都不想像以往那样,争水打得往家抬死人。可怎么分这点水呢?谁都想多分一成。两村的族长终于达成一致。
油锅捞铜钱!十个铜钱,同时捞,捞几个分几成,一个不捞,一滴水也不能有。
两个族长各悬赏一百个银元,捞一个铜钱奖励十个银元。史雷子要上去,没有奖励史雷子也会上去。老娘嚎哭着死死拽住雷子的后背,我的好娃啊,油锅出来你还有手啊。雷子老爹眼睛瞪得比铜钱还要大,大声地呵斥雷子老娘,不争馒头争口气,别说一只手一条胳膊,就是搭上命,能挣来水,也值!雷子不理会老爹,抓着老娘干枯的手拍拍,头也不回地走向油锅。
阳光如锄头般嘭嘭地敲打着每个人。两边的人静默着,担心和恐慌在眼里流淌。
史雷子站在油锅边,转脸向涧西的台子上找寻。看见了人群中的桑桑,雷子眼睛一下子比太阳还要亮,比油锅还要烫。雷子的嘴角牵了牵,微笑如油锅上的热气,带着香甜的气息,淌向桑桑。张家堡的人不知道雷子的笑是给桑桑的,他们都大骂史雷子,说你张狂个屁,我们栓子肯定比你捞的多。张栓子代表张家堡捞铜钱,张栓子是桑桑的哥哥。桑桑听着人们的骂,不吭气,担心和惊恐如乌云般渐渐笼住了眼睛。
雷子看着油锅,牙咬得喀吧喀吧响。张栓子看看史雷子,恨恨的眼睛蓬蓬地冒着火花。
嗵嗵嗵,十个铜钱在阳光下一闪扑向油锅。人们唏嘘的声息还没缓过,雷子的手嗵地插进了油锅,呲――一股淡淡的青烟缭绕开来,随即,肉糊的臭味直直地撞向每个人。
阳光如炸裂的豆荚哔哔剥剥炸响在人们的头顶。时光停止了。
倏地,史雷子的手从油锅里钻了出来。看着雷子吱吱地冒着气已焦黄的手,张栓子呲着牙,脸上的肌肉惊恐地哆嗦,汗珠子一嘟噜一嘟噜腾腾地流淌,身子像风中的树叶一样索索索抖个不停。史雷子咬着牙,砰砰砰,十个铜钱带着长而白的哨音咕噜噜飞落地上。
史雷子老爹嘎嘎地笑,正要捡拾起地上的铜钱,雷子闪前一步,捡起五枚,扔在张栓子的脚下,抬头看见满脸泪水的桑桑热切切地望着他,雷子的心甜得像灌了蜜糖,手上灼烧的疼痛也似乎减轻了许多。
族长恼火地看着雷子,你这是干啥啊你这是干啥啊。史雷子定定地说,坏我一个人的手就行了,我不想瞅着还有人受罪。水是老天给大家伙的,不能只流给西边的地,也不能只往东边的地里流。咱们两村千年邻居,地挨地沟连沟,非得要这样的流血丧命的闹腾吗?雷子说着,脸上痛苦地抽搐着,举着烫伤的手,说,若再这样下去,老天也会断了水,咱这条水涧也会成干涧的!银元,我一个也不要。用这些银子修两条水渠,史家庄一条,张家堡一条,我们分开日子浇灌,你们说好吗?
人们哗哗地拍着手。桑桑看着雷子,笑的满脸都是亮亮的泪珠子。
(《百花园•中外读点》有删简)
16.第一段关于油锅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简要分析小说中史雷子的性格。(5分)

18.小说画线一段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闻一多:终身维护五四传统
①1919年5月5日清早,僻处城郊的清华大学。前一天晚上才听说天安门前掀起风潮的清华学生惊奇地发现:食堂门口贴出了一张大红纸,用工楷整整齐齐地抄着岳飞的《满江红》。这一下,平静的清华园也沸腾起来了。
②贴这张《满江红》的,是高等科二年级学生闻一多。
③当时的闻一多,在旁人眼中并不是个激进的人。他不大关心外界事物,到了五四前夕,他还在读《清诗别裁》,写《明城考》,对《清华学报》准备改用白话文仍然持保留意见(《闻一多年谱长编》)。这样一个人,居然会率先响应学潮,实在是件出人意料的事。
④其实也不意外,闻一多在爱国的问题上是从不含糊的。1917年段祺瑞政府参加一战后,英国招工局来招收华工译员,清华学生视此为报国之途,钱宗堡、吴泽霖等报名被录取,但临行事泄,钱、吴被学校强制带回,并拟给予记大过处分。闻一多为之大呼:“爱国无罪”“爱国的权利,不容剥夺!”被传扬一时。(吴泽霖《老友一多二三事》)
⑤5月4日清华召开57人会议,讨论是否参加五四时,闻一多说:“清华住在北京,北京学生救国,清华不去参加。清华,清华,难道你真的不算是中国人的学校了吗?”(闻立鹏《血土》)此次会上,闻一多当选为学生代表。7日,学生代表团正式成立,闻一多任职于秘书部。
⑥闻一多在5月17日的家信中,叙述了对五四运动的看法:“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权,无公理,全国懵然如梦,或则敢怒而不敢言。卖国贼罪大恶极,横行无忌,国人明知其恶,而视若无睹,独一般学生敢冒不韪,起而抗之。虽于事无大济,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并告诉父母,暑假不回家,在学校参加爱国活动:“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何人?”
⑦他的同学这样记述他在运动中的表现:“闻一多则埋头苦干,撰通电、写宣言、制标语,做的是文书的工作。他不善演说,因为他易于激动,在情绪紧张的时候满脸涨得通红,反倒说不出话。”(梁实秋《谈闻一多》)
⑧最能体现闻一多的热情和勇气的是6月4日的游行。前一天,北京学生恢复了一度中断的街头演讲,立刻遭到政府的严厉镇压,清华大学进城的百余名学生全部被捕。但第二天仍然有160多名清华学生进城,执行市学联上街演讲的决议。闻一多本来被分配做文书工作,但这天也和大家一起出发了,而且行前也带备了水壶干粮和洗漱用具,作好了坐牢的准备。
⑨闻一多一度拥护国民党是因为他“爱国”,他后来反对国民党是为了要求“民主”和“进步”。这种种态度无不与五四精神息息相关。他在1944年5月3日的五四晚会上说:“在一个没有民主的国家,埋头搞学问有什么用?学生是国家的主人,有权过问国家大事,如果认为一个国家要学生耽误学业来过问政治就是不幸,那么,造成这种不幸的原因,还不是因为没有民主?”“五四的人物是没有完成五四的任务的。五四要科学,要民主,而靠五四起家的罗家伦、段锡朋之流,都堕落成反民主的人物了。”(萧荻《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做出这一切的批评,闻一多依据的都是五四的标准。
⑩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闻一多虽然在很长时间内专心治古典,以至于足不出户,但由五四点燃的尊尚爱国、民主、科学的火焰,从未在他胸中熄灭。罗隆基曾说闻一多从拥护国民党到反对国民党是“变”,其实只不过是他一直遵奉着五四精神罢了!闻一多政治上的识见可能不见得高明,但他却是一个坚持自己信念的人,在青岛大学时劝阻学生运动时如此,在昆明时支援学生运动亦复如此。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是幼稚的,但要不是幼稚的话,当时也不会有五四运动。
(《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陈平原/夏晓虹编,有删节。)
19.试分析文章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文章大量引用闻一多的原话及其同时代人的书信、文章,有何作用?(5分)

21.根据全文,分析“我是幼稚的,但要不是幼稚的话,当时也不会有五四运动”这句话的涵义。(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成都郫县清水小学就要搬迁,学生们都已转学,只有一个叫孙悦的小姑娘因为手续没办好不能转校。孙悦读4年级,每天早上8点来学校上课。“语数外音体美”,一门课都没有少,原本由学生们负责打扫的校园,现在也由老师负责,孙悦只需专心上课。为了这一个学生,19名老师没有松懈,他们没有让孩子放假回家了事,而是坚持把课上到最后。
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看法,请作一简评,60―80字之间。

23.(原创题)同学们学过也接触过许多词牌和曲牌,如《满江红》、《叨叨令》等,有时把有关联的几个词牌曲牌巧妙合理地连缀在一起或能营造出一种情境,或能产生一些故事,趣味盎然。参照示例,再写出两句话。要求:每句各用上三种词牌曲牌 (不能再用示例中的词牌曲牌) ,可增添一些词语,句子的形式不限,每句不超过16字(标点不计)。
示例:《薄命女》《南浦月》下,含泪《捣练子》。
1、 (4分)
2、 (2分)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4.(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求万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怒。――李嘉诚
成功之道要努力与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邵逸夫
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马云
三位成功人士的话给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根据材料作文。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湛江一中2013~2014届高三最后冲刺卷语文参考答案
一、1.A、C(bīn/pín shàn/chán shǎi/sè ; A màn/wàn māo miù/móu B páng zhòu/zhú ān/yīn D pī/pí zhēn zǎn/cuán )
2.D(一视同仁:视,看待。指对人不分亲疏,厚薄,同样待遇,用于人)
3.B(A“按照……为标准”,句式杂糅; C“截止”应为“截至”;D缺宾语,应为“满足……的需求”)
4.A (③①承首句,是“鼎盛时期”的主要表现,同时③是①的原因;⑥中的“这些”指代③①的内容;分号表并列,选“同时”④;诗歌成熟化的表现,选②;最后小结,选⑤。故选A。)
5.C(抓捕)
6.A(副词,于是,就;B动词,去、往/助词,的;C介词,按着/介词,因为;D判断词,是/动词,担任)
7.D
8.A(李通没有为刘歆做过事,而是其父李守曾跟着刘歆做事)
9.(1)①光武当初因李通是个士君子而慕爱他,所以前往答谢他。(“以”、“相”、“答”,各1分)
②恰逢前面部队又上报李通造**的情况,王莽动怒,李守在长安的家人都被杀掉。(“会”“起兵”“杀”各1分,“守家在长安者”定语后置1分。
(2)①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②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③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④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答两点即可;答其他的,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10.(1)“逼”字有“逼迫”之意(1分),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把晚秋天凉,秋虫被逼无奈叫声的悲凉传神地显示出来(1分), 衬托主人公的寂寞难耐,夜不成眠(1分)。
(2)本诗塑造了一个秋夜之中独守空房(1分),思念、关爱远征的丈夫的女子形象(2分)。
11.(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爱)宗悫之长风。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参考译文:
李通字次元,南阳郡宛县人。父亲李守,身长九尺,为人严肃坚毅。开始时跟着刘歆办事,为王莽的宗卿师。李通也为五威将军从事,后来出任巫县县丞,有能干的名气。王莽末年,百姓忧愁怨恨,李通曾听见他父亲说过图谶上讲“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心里常想着这件事。而且因为家里很富足,是乡中第一,因此不想做官,就自动辞职回家。
后来下江兵和新市义兵兴起,南阳为之骚动,李通的堂弟李轶,向来也很好事,就共同商议。恰逢光武避难在宛,李通听说了就派李轶去迎接光武。光武初因李通是个士君子而慕爱他,所以前往答谢他。等到见了面,两人谈了很久,握手极为欢畅。这时李守在长安,因此向光武详细陈述了他的计划。光武既已深知李通意向,就与李通相约结,定谋议,约定在立秋那天趁都试骑士的机会,劫持前队大夫甄阜及属正梁丘赐,因而号令大众宣布举事。就让光武与李轶回到舂陵,举兵来相应。(李通)派堂兄的儿子李季去长安,把计划告诉李守。
李季在路上病死,李守秘密知道了,想逃亡回去。这时事情被发觉,李通得以逃脱,王莽知道了,就把李守逮捕入狱。这时前队甄阜又上书奏明李通造**(兴兵)的状况,王莽发怒,李守家在长安的人也全部被杀。南阳方面也杀了李通的兄弟、宗族六十四人,都焚尸于宛市。 这时汉兵也已经大举集合。李通与光武、李轶相遇在棘阳,于是一起攻破前队,杀了甄阜、梁丘赐。
更始帝刘玄即位,派李通持节回去镇守荆州,李通因此娶光武妹妹伯姬为妻,就是宁平公主。光武即位,任命李通为卫尉。建武二年(26),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光武帝每次出征讨伐四方,常令李通留守京师,镇抚百姓,修宫室,建学校。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率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攻打汉中贼寇。公孙述派遣军队前去救援,李通等人与他们在西城交战,大破贼兵,回师,在顺阳屯田。这时天下大体平定,李通想避开荣誉宠信,以生病为由上书请求辞官回家。光武下诏命公卿群臣讨论,大司徒侯霸等说:“李通身怀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的谋略,建立宏图大策,扶助神灵,辅佐以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的大义。功德最高,海内都有所闻知。李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安定不能忘记危险,应令李通带职疗疾。想返回诸侯国,不可听从。”于是诏令李通治疗疾病,按时工作。这年夏天,拜李通为大司空。
李通以平民倡导起事,帮助成就帝业,又因为宁平公主的缘故,特别被皇帝亲信重用。然而李通生性谦恭,常想避开权势。平常又有消渴症,自从当了宰相,就称病在家不理政事,连年告病回乡,光武帝每每优待宠爱他。令他以公位回家疗养,李通再次固辞。过了两年,就听从他呈上大司空印绶,特赐他以特进参与朝会。李通在建武十八年去世。谥号为恭侯。帝与皇后亲自前去凭吊,为他送葬。
12.A C(本题考查纳内容要点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能力 B绝对化,原文是: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创造,体验,肯定苦难本生在人生中的意义;D强加因果E一切宗教都很重视苦难的价值,但认为这种价值仅在于引人出世。)
13.D(A 绝对化; B曲解文意,原文是“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错;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此种说法。)
14. 答案要点:①人拥有的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2分)②既显示个人品质,又展示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2分)
15. 答案要点:①遭遇苦难,当个人失去了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有必要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以尊严的形式承受苦难,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廖智遭遇身体的残缺和情感的缺失,积极治疗,以尊严的形式承受苦难。
②个人带着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带着承受苦难带来的精神价值,廖智找到了人生目标,舞出人生,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获得体验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文中观点2分,结合廖智事例分析2分。)
16.答:(1)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2)侧面烘托捞钱人的勇敢。(油锅温度之高,为下文写从油锅里捞铜钱之困难作铺垫) (评分标准:每点2分。)
17.答:①勇敢――敢于在油锅中捞钱,敢于牺牲自己;②无私――不要赏钱,为大家修两条渠;③明理、睿智、有远见――解决了纷争;④善良――不敌视邻村(对桑桑的爱情也可)。【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条理清晰语言通畅1分。
18.答:①口语化,具有农村生活气息;②善用拟声词,如“咕噜噜”“???”等;③善用修辞,如拟物手法“呲着牙”;比喻手法“像风中的树叶一样”;④句式长短结合。
评分标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每点2分,特点1分,具体内容1分。任意3点即满分。
19.①承上启下,点明是闻一多张贴的《满江红》,引出下文对传主闻的叙写。②突出敢张贴岳飞《满江红》这件事不同寻常,强调闻的勇敢无畏与爱国热忱
20 ①引用闻的原话,能够直接展示闻的精神,印证作者观点,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②引用同时代人的书信与文章,能够使传记对闻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塑造闻的性格,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刻地了解其精神和影响。
21.①作为青年人的闻一多是幼稚的,但正是这种幼稚让他热情无畏,勇往直前。②闻一多在政治上的见识不见得高明,但他却是一个坚持自己信念的人。③正是许许多多像闻一多一样的青年人汇集起来,发出力量,才形成了浩浩荡荡的“五四运动”。
22. 答案示例:
南乡子前,常忆秦娥寻芳草 西江月下,最念奴娇浣溪沙
望江南诉衷情心中惆怅声声慢 丑奴儿点绛唇愣充虞美人
鲍老儿脱布衫下河摸鱼儿 相见欢忆江南,思念奴娇泪涟涟
定风波后快活三生好事近 玉楼春来满庭芳菲蝶恋花
23. 答案示例: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淳朴的乡村教师,不图名,不为利,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这在功利化、行政化的教育体系中如同一股清流缓缓流过尘世。
2、清水小学名副其实,与那些需要交纳高额择校费的重点小学相比,与那些只认金钱和权势的名牌院校相比,可谓真正的清廉。这座行将解散的乡村小学,简直是美德教育的高等学府。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