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单元涉及的考点分别属于“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级。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而言,“理解”层级的两个考点可作如下解读――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中,“重要概念”指的是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通常为一些非指代性的词或短语。要求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在论述类文本中特定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中,“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要求能理解这些句子在文中的特定的含意。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而言,“分析综合”层级的四个考点可作如下解读――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侧重于把握文章的具体内容,主要指对“文中的信息”作拣选提炼和分类概括。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侧重于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联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侧重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作进一步归纳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侧重于对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
论述类文章异彩纷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美学、建筑以及科技等诸多领域。高考命题所选用的论述类文本大都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人文性,文化内涵深厚,文化气息浓郁,紧扣时代脉搏,兼顾考生的知识面和对新信息接受的能力。
从湖北省近几年高考语文卷考查目的看,这项考查主要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文章中的相关知识。从能力要求看,这项考查会严格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只在“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命题。从命题形式看,这项考查一般是设置三道单项选择题,既有选“是”题(选择正确项),也有选“非”题(选择错误项)。
一、(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乡 土 本 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6.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B.“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错,原文第2段说的是“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C.第4段说“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这就是乡土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这就是现代社会。C项所述为现代社会的特征。D.原文第3段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是地方性限制造成的,而不是“他们选择”的结果。 答案:A。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没有隔阂”有错,乡土社会村之间有隔膜(第2段),村民也有摩擦(第5段),因此不能说没有隔阂。B.“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错。原文说“熟悉”是一种“亲密的感觉”,而不是选项中说的“感情深厚”。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