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违反语言学的诡辩现象
――负面思维研究之三
张 浩
动物界因为没有像人类那样的语言,所以它们没有诡辩。诡辩通常产生在推理和论证过程中。然而没有语言,推理和论证就无法进行。这就使语言和诡辩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利用语言进行诡辩呢?这是因为自然语言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缺点。其一,是语词的多义性。自然语言的语词往往是多义的,一个语词可能有二义、三义、四义,甚至更多。例如汉语中的动词“打”就有“打铁、打鱼、打水、打柴、打人、打电话、打草稿、打主意”等等十几种含义。这种情况,就为滋生偷梁换柱、含糊其辞的诡辩提供了土壤。其二,是自然语言上的语法结构比较松散,形式复杂多变,逻辑关系不甚明显。各民族语言都存在着许多偏离现行语言规则的现象,如汉语中的成语,日语、俄语和英语中的习惯用语等。由于言语同语法、语法结构同逻辑结构之间不存在普遍的必然的一致,这就为诡辩论者故意违反逻辑规律或规则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历史或现实生活中,违反语言学的诡辩现象很多,但主要集中地表现在语音语义、语用语境和语法诸方面。现仅就此做些剖析。
一、语音语义方面的诡辩
各民族的语言都是由语音、字形、语义和语境等要素构成的。有些语词音同形不同,因之意义也不同;有些语词音同形也同,但由于语境不同,意义也不同;有些语词形同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等等。
如果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去表达某种含蓄的意义,就是谐音法。谐音,原本是一种修辞格,其作用在于使思想表达得更含蓄、更曲折,给人印象更深刻些。
谐音法作为修辞的作用,在于提高感染力,这是语言的艺术,而不是逻辑问题。但是,善于玩弄诡辩的人,却常常借谐音去偷换概念,以达其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目的,使之变成了诡辩术。例如:
《唐阙史》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
戏子李可及在宫中演滑稽戏,并声称自己精通三教,于是皇帝想考考他。有一次皇帝问:“你既然精通三教,那释迦牟尼是什么人?”李可及信口答道:“妇人。”皇帝听罢大吃一惊,问道:“为什么是妇人?”他振振有词地说:[JP+1]“金刚经云:‘敷坐而坐’,有夫有儿,不是妇人又是什么?”皇帝一听哈哈大笑,又问:“太上老君是什么人?”“也是妇人。道德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不是妇人,怎么会有娠呢?”皇帝又是一笑:“文宣王是什么人?”“也是妇人。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如果不是妇人,干吗要等待出嫁呢?”?
本来,释迦牟尼、太上老君、文宣王都是男人,但是,李可及根据“敷”、“而”跟“夫”、“儿”音同,“价”跟“嫁”音同,并利用这些音同现象,把他们都说成是妇人,这就非常荒唐可笑了。李可及这种荒唐的回答,就是借助谐音进行的,这只不过是滑稽人说的滑稽话,以博得皇帝一笑而已,如果以此法进行论辩,那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诡辩。?
在鲁班的传说中,有个木匠张班受骗的故事:?
据说张班是鲁班的师兄弟,木工手艺也很高超。有一次,张班给一个财主修建台阁,财主和他口头约定:如果修的台阁合他的心意,赏“五马驮银子”,外带“一担米、两只猪、三坛酒”。台阁修好后,财主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半点毛病也找不出来,按约定条件该付给报酬了。这时,财主叫家丁牵来五匹马,并排站在一起,马背上横搁一块大木板,木板上放了一块比手指甲还小的银子。财主说:“这就是‘五马驮银子’。”接着财主拿来用鸡蛋壳装的米粒说:“这就是另外赏你的‘一蛋米’。”然后,财主又从一个纸匣子里拉出了两个蜘蛛,说:“这是‘两蜘蛛’。”最后,他把手指头在只装半杯酒的酒盅里蘸了一下,向前弹动了三下,对张班说:“这是‘三弹酒’!”?
在这个故事中,财主欺骗张三的手法,主要是利用同音异义来偷换概念。把“一担米、两只猪、三坛酒”肆意偷换成“一蛋米、两蜘蛛、三弹酒”。在这里,财主就是想利用“一蛋米”、“两蜘蛛”、“三弹酒”与“一担米”、“两只猪”、“三坛酒”的谐音,利用“五马驮银子”的歧义,来混淆是非,企图赖账。这种用谐音法偷换概念的诡辩,是对同一律的粗暴违反。?
在诡辩中,诡辩论者往往通过偷换不同的语调来达到其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诡辩目的,这就是语调混淆式诡辩。人们对《诗经・伐檀》一诗的不同理解,就是语调混淆式诡辩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诗经・伐檀》中有这么一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它的语调是上扬的强烈反向语调,意思是:“这些大人君子们不是白吃食的吗!”它表达了奴隶们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的强烈憎恨。而奴隶主、贵族、封建统治者及其文人,则将该句变为下降的感叹语调,意思是:“这些君子大人们是不会白吃食的啊!”?
有人认为,这些大人君子们是要吃好菜的,“非肉不饱”;也有的人解释说,这些君子大人们是理想的圣君贤相,可使天下太平,他们是不会白吃食的,等等。?
由于语调不同,人们对于同一句诗的理解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些封建统治者及其文人们偷换语调,严重歪曲、篡改了原意,我们不能不说他们是在玩弄语调混淆式的诡辩术。?
语调是句子里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快慢轻重,它不仅能表达一定的语气和情感,而且在一定语境中,可以使语义发生变化。比如,为了突出某种特殊的思想情感,就把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读得较重些。同一句话,假如重读的部位不同,给人的感受也就会不完全相同,甚至还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意义。诡辩论者往往是通过随意变换某一句话的重音的位置来偷梁换柱,以达到其诡辩的目的。例如:?
“我们不应讲我们朋友的坏话。”在通常情况下,这是一句很好的话,用以相互告诫,有利于品德修养。但是,如果有人故意加重“我们朋友”这个片语,即,“我们不应讲我们朋友的坏话。”那就等于说,我们可以随便讲不是“我们朋友”的人的坏话,把这句话的本来意义完全改变了。?
在一艘外轮上,船长和大副之间不和。大副动不动就酗酒,船长常常批评他。一日,大副又酗酒了,船长在记事簿上记道:“大副今天酗酒。”?
次日,大副值班,见船长记其酗酒,灵机一动,提起笔来也记道:“船长今天没有酗酒。”?
当船回港后,港务局的领导检查了记事簿,认为船长和大副都酗酒了,决定都给处分。大副玩弄的实质上是重读法诡辩。他用这种手法不仅欺骗了上司,而且害得船长也受了处分。?
使用偷换重音式诡辩,有时会产生极其荒唐的诡辩效果。比如下面这一论辩:?
老板对出纳员说:“有人对我讲,你偷了我们公司的钱!”出纳员说:“怎么!难道你要我在您这里当出纳员,却要到别的老板那儿去偷钱?”?
老板的重音本来是在“偷”这个音节上,意思十分明确,就是不能偷钱,不应该偷钱。可是出纳员却将重音偷换到“我们”上来理解,而将对方的话歪曲成“偷的钱为什么是我们公司的而不是别的公司的”,这样,本来是鼠窃狗盗的丑行,却变得气壮如牛,盛气凌人了。?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一些偷换重音式诡辩,如:某工厂办公大楼的水槽上方写着“此处不准倒剩茶叶”几个大字。对此,几个青年人展开了一场争论。甲:“‘此处不准倒剩茶叶’,就是说,可以倒好茶叶。”乙:“你这理解略嫌片面。应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剩茶叶以外,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边倒。’”丙:“你们俩都是在瞎说!”甲和乙所以是瞎说,是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偷换重音式诡辩。?
偷换重音式诡辩,主要是诡辩者有意无意地歪曲语句重音的客观标准。他们在进行诡辩时,主要是诉诸于自己对该语句的主观感受,依据自身的价值取向,任意地确定或改变语句重音的位置。?
在自然语言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