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挫折
一、挫折的定义
主导动机一旦确定,个体就会千方百计将它体现为行为。由于主客观因素,主导动机往往无法转化为行为。这种情况称为挫折。由于主导动机是一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最急于完成的动机,因此,一旦受挫折,就会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如:焦虑、愤怒、沮丧、不安等。将直接影响到种种不利于工作的消极因素和行为,影响到能否充分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挫折的形成
1) 客观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指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限制
社会因素:政治、经济、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人为因素的限制。
2) 主观因素
包括:生理因素:指个体与生俱来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等生理特点。
心理因素:认知因素、情绪因素、人格因素。
其中:人格因素包括依赖性、自卑感、自我评价过高、理想主义。
在管理中产生挫折的原因有:1) 由管理方式引起的挫折
2) 由人际关系引起的挫折
3) 由工作性质引起的挫折
4) 由工作环境引起的挫折
5) 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挫折
挫折者往往体现为不顾自己的能力、需要、兴趣等条件,为了他人的评价,提高自己的目标,而面对奋斗目标,自身的能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挫折秒难以避免。管理者不能对员工期望过大,超过员工的的能力、需要、兴趣,确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否则不仅会损害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给自己的管理工作制造麻烦。事实是:工作都会出现许多障碍,对于肯努力调节自身能力与目标的适应关系的人来说,障碍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一个人的能力是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的。反之,不善于提高自身的能力,或不是在提高能力的前提下提高目标,那障碍无法转变成可克服的事物,深受挫折的危害。管理学上强调挫折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事实。例:刘邦: 项羽:对失败的不同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障碍成为消极性的挫折是难免的,这时管理者要极力避免员工屈服于困难,而要员工确立信心,提高挫折忍受力。3、挫折忍受力(自我张力)挫折忍受力是指个体在遇到障碍时驱动行为的内动力,如意志、毅力等心理状态。与个体在障碍面前是否产生挫折感直接正相关。影响挫折忍受力的因素:1) 生理忍受力
2) 动机的强烈程度
3) 受挫折经历多少
4) 对挫折的认知和预见: 对挫折及后果的不同态度。
第二节 挫折的不良心理效应
表现为攻击、冷漠、退化、固执等心理及相应的行为一、受挫折后的攻击心理
受挫折的攻击心理总是存在的,而且是具有较大危害性。
攻击力的强弱与受挫力、受挫范围成正比
与受挫频率成反比
表现为三种类型:1) 攻击构成挫折的人事事。
在管理工作中表现为对领导和同事发牢骚、出怨言、不友善;对公物加以损坏,不遵守纪律。甚至破坏机器、谩骂领导、消极怠工、寻找补偿,属于对集体产生不良影响的方式。
2) 攻击自己
强制性的压抑自己内心产生的受挫感,很少找机会表达这种强烈的情感。这种“理智”的恰恰使自己的心理受到空前的危害。这也导致许多员工和管理者产生心理失调的根源。
这种攻击方式当时不造成对群体的危害,但最终由于对个体的危害,而影响到群体的发展。
3) 攻击不相干的人或事。
由于自身攻击力无法涉及构成挫折的人或事,因此把攻击行为体现在不相干的事和人上。
二、受挫后的冷漠心理
感到自己的需要无法满足时所表现出来的彻底绝望心理。
例:二战纳粹集中营中的犹太人。最后表现出的冷漠行为,对痛苦、饥寒、疾病、死亡都 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即心同死灰)
个体心中不抱任何希望,而将原先的不满足都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处于心死状态。
管理学中表现为;
1、 哀莫大于心死
这类员工由于深感客观制约力量太大,而对自己的发展前途不抱任何指望,得过且过,消极行事,任凭决策者的政策如何,都 采取一种与己无关的心态。
2、 身在曹营心在汉
员工由于受到不公正的竞争,而受到挫折,因此,他的创造性和精神力量都 不会用到群体目标的实现之中,而倾心于外界的活动,对群体目标毫无兴趣,无动于衷。
三、受挫后的退化心理
一个人在自尊、社交、成长的需要不能满足并受到挫折后,生理的需要就成为心理中最重要需要,以此忽视精神上的需要。这种情况称为退化行为。
表现为:
1、 行为缺乏是非标准,无视规章制度,我行我素,热衷于无理取闹。
2、 缺乏责任心、决策简单化。思考问题、处理人际关系都明显缺乏周密性,而暴露出简单马虎的缺点。
3、 追随某些人结成离心力强的小圈子。由于退化到幼稚心理状态,因此,对自己的力量不愿相信,而对某些支持自己的人盲目信仰,盲目追随。往往被人利用,产生与群体离心的力量。
四、受挫后的固执心理
指受挫者不改变方向,而出现更强烈的抵触情绪和心理。在管理工作中,有员工确因违规而受批评,但员工却持固执心理,表现为更强烈的抵触情绪,那就会出现一而再的重复挫折,从而群体目标也会出现一而再的受阻,以致双方矛盾激化。总之,员工的不良适应对个体和群体都是损害性的。可能的结果是:工作效率低、易发生意外事件、违纪行为增多、士气低下,频频跳槽。第三节 挫折心理调节
个体受挫是难免的,但受挫心理的不良效应却是完全可以加以预防和避免的。就是让个体了解并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战胜挫折就是指避免产生不良的挫折心理效应,即避免在受挫折后,产生攻击、冷漠、退化、固执等不良心理。让员工形成挫折防御机制,不断调节自身的挫折不良体验,在挫折中获取积极的人和动力。一、 挫折防御机制
是全体在经受挫折膈,保持情绪平衡稳定的心理机能。
在个体受挫后,为了摆脱这些不良心理,避免进一步加剧,有必要加以制止、干预,及时使其恢复平衡的稳定的情绪活动。共分两大类:目标调整机制、
主要针对受挫者的目标,通过高速目标,达到心理平衡和稳定。&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