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实在,少一些表演

多一些实在,少一些表演
子枫

先请大家看一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古诗《河湟旧卒》
教学过程:一上课,老师就让学生根据拼音来初读这首诗,然后由老师领读,纠正读音和停顿,接着让学生大声诵读,现场气氛活跃,书声琅琅。差不多读熟之后,就让学生自愿起来读给大家听,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比着读,伴随着诗的停顿和缓急,学生们读得摇头晃脑,抑扬顿挫。这节课,诵读差不多占了大半时间,最后让学生识生字。
对这节课,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钱梦龙先生这样评价:对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就应该这样讲课,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母语,学生在摇头晃脑中就可以感觉到诗中特有的感情色彩。语文教学就应该回归本位。
这虽然只是一节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实录,我看了,印象却非常深刻。我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面对着素质教育和课堂改革的浪潮,确实深深地感到:讲台的方寸之地,课室的狭窄空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已不仅仅是教师的授与学生的受,它不单展示了知识的魅力,更成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塑造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走过的一段生命历程,是师生交流、对话、沟通、探究和共同提高的场所。”这句话给了我巨大的震动,也使我深深思索:如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确实意识到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确确实实花了大量精力投注于课堂,学生在我的课堂上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用以讨论,用以争辩,用以思考。然后我已经隐隐觉得:课堂虽然热闹,学生虽然活跃,效果却不明显。这使我深深疑惑了:课堂改革,到底应该怎么变?直到我看到这份实录,直到我听到这句话――课堂是师生共同走过的一段生命历程,是师生交流、对话、沟通、探究和共同提高的场所。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课堂还得回归本位。无论课堂怎么操作,决定因素都在学生;教师就算把一节课设计得再新颖独特,本位还是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课堂,还得多一些实在,少一些表演;多一些本位,少一些刻意。
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刻意鼓励的掌声,不如实实在在的激励
“请来一点掌声!”“掌声鼓励!”当老师这样鼓励学生的时候,学生一般都会“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当学生的观点独到或答题精辟时,出自内心和及时响起的掌声确实最能振奋人心,富有感染力。然而,如果掌声是老师刻意鼓动起来的,如果课堂上的掌声泛滥起来,那感觉就像上了当的观众一样,明明是低劣的演出,却频频被人牵着要鼓掌。“我最讨厌上课要鼓掌了。”有学生如是说。其实,掌声反而无端割裂了思考者与回答者的联系,分化了二者的地位,是不适宜刻意鼓动的。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专注的目光、倾听的神情、欣喜的态度,都能表达对回答者的重视和激励,并把信息传达到其他学生,“完全正确”“太精彩了”这些简短的话语更能使学生激情飞跃,动力无限。
二、刻意安排的讨论,不如实实在在的构建
我曾经认为:讨论是体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我总是希望能多安排一些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思考,发展思维。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讨论也得慎重!为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而刻意安排的讨论,甚至会造成误导。例如,在讲述初二思想品德《做友好往来的使者》这一框题时,我安排了这样一场讨论:你觉得西方文化值得学习吗?虽然学生讨论得兴高采烈,并提出了一些独特的看法,但结果是:我们应该以开放的胸怀对待不同文化,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这是客观的事实,讨论反而引起学生的怀疑,引导学生产生误解!因此,此处其实不适宜刻意安排讨论,不如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西方文化,学习西方文化?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寻找答案,实实在在构建知识。
三、刻意而为的启发,不如实实在在的点拨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形:老师千方百计要引导学生往自己的方向去思考解答问题,学生却总是启而不“发”。结果,老师在这边“启”得满头大汗,那边却还得把答案“发”给学生。这也不能怪我们的学生,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学”生,也许你老师已经觉得真理就在嘴边了,学生却还是云山雾罩――因为他们找不到拨开云山雾罩的工具。这时候,得看老师如何点拨了:点,是点明方向,使学生把握正确的航向;拨,是拨开迷雾,让学生找到光明大道。例如,在讲述初二思想品德《世界文化之旅》这一框题时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全球化是不是“标准化”?这样一道题目,初二的学生是不可能一启而发的,因为他们对“全球化”和“标准化”这些概念非常模糊,这时候老师得适时点拨,并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去思考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讨论增加信息量,从而得出各国文化千差万别,各有千秋,不能用唯一标准去统一,这样一来,学生就找到了开窍的感觉了。
课堂改革,可以说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在摸索着进行。我觉得,课堂改革,传统落后的课堂一定要改,但课堂的本位不能丢,应该多一些实实在在,少一些刻意表演。

200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