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一些地方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外资企业故意拖欠中国各商业银行贷款或客户货款后非正常撤离的现象。据新华网等媒体报道:2003年以来,仅山东青岛一地,非正常撤离的韩国企业就有206家,涉及工人2.6万人,拖欠工资1.6亿元,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例如,3年前,一家韩国皮革企业进入山东胶州市,3年中,该公司不断增加当地银行贷款、拖欠工人工资等2亿元人民币今年2月的一天晚上,该公司忽然“玩失踪”……
类似上述这些“欠债逃跑”的外企,多数是中小型、劳动密集型或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这样的企业本不该受到欢迎,但这样的企业却在近些年大量涌入中国,其根本原因是在于一些地方官员扭曲的政绩观在头脑里作祟,片面追求招商引资的项目数量,把开发的项目数量多寡作为衡量地方党政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之一,忽视其项目与资金的质量,显然是不注重科学发展的表现。有些地方政府或有关单位甚至给予外企“特殊待遇”,让他们轻易获得当地银行的巨额贷款,或长期拖欠工人工资、原料款等各种债务。可是,这类企业却被地方政府“挂牌保护”起来,使有关方面的监管缺位或监管失效,造成不良后果。
应当指出的是,这种让外企独享的“特殊待遇”,不仅违背了国内外企业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基本规则,还埋下了祸根。比如,一些不怀好意的“洋跑跑”,其实早有预谋,恶意拖欠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拍拍屁股悄悄地溜了……可悲的是,地方政府为了社会稳定和谐,不得不接手烂摊子,拿财政的钱去亏补这个大窟窿,还要应付复杂的人事纠纷――昔日的一笔笔“政绩”,变成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冷酷无情地砸了自己的脚!
“洋跑跑”现象是否也在海南出现过,我不知道。但,这种严重的教训,不能不给有关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敲响警钟:招商,更应注重“选资”,要有与时俱进的胆识与谋略,及时摈弃招商引资“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等不合时宜的招商观念,坚决将既缺乏经济实力又无力履行社会责任的不良外企挡在门外。在这方面,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的做法很值得称道:该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变以往的招商引资为如今的“择商选资”:瞄准优势产业的高科技项目,有选择地引进具有高新技术项目的大企业,而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则坚决拒之门外最近,该区成功引进计划投资数十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软件园”项目,就是“择商选资” 的成功典型。
“洋跑跑”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表面上看,主要是与政府(开发区)给予外商的“特殊政策”有关,但从更深层来剖析,其实是一些政府官员扭曲的政绩观、招商观惹的祸,只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摈弃已经不合时宜的招商观,建立并完善项目投资的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种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