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日前公布《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虽然有些争议,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理性看待。有些城市如海口市的当地媒体则开始反思。
世界银行的信息是经与国家信息中心联手向中国120个城市共1.24万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做出的。主要是了解各城市对外资和内资企业的投资吸引力,当中8%是国企、64%为非国企、28%是外企。结果是,外资企业到中国投资首选东莞,次选是深圳,内资企业则首选北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地缘文化不再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爱德华・弗雷德曼(Edward Friedman)曾做了一个颇有争议的论证,说:客观上,中国北方文化中有官僚主义的倾向,而南方商业气氛更浓厚些。世界银行的报告也认为,中国各地区以东南地区投资环境最理想,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内资企业希望获得政府资本因此倾向于去北京发展,而外资企业则更多从纯粹的商业角度出发当然选择在东南部发展。这似乎与上述假设有些吻合。
但是也有很多反例。环渤海地区,包括山东、北京、天津和河北,在上述报告中仍然是外资投向第二选择。而安徽、山西则在第三梯队。而徽商、晋商曾在中国的历史上吒咤风云。而在报告中,南方的海口市表现也很一般。内资企业对海口市政府效率的评价排名120个城市的倒数第二位。海南大学一位副教授就认为,娱乐和旅行支出高这个问题与海口已经形成的风气有关,海南企业办事形成了娱乐和办事相结合的风气,商业行为不规范。
因此,这种南北划分的方法不合理。笔者的观点是,地缘文化已经不是一个明显的制约变量,而制度供给下形成的文化对投资影响加重。福建与江苏相比,现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昆山是大陆最能吸引台资的地区。除了与上海的邻近外,昆山给台商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昆山现在的制度供给是客户导向型,而不是政府主导型。因此,当地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也是以昆剧为主导的健康、勤勉的商业文化。因此,不仅是台商还有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商人也来此投资。东莞的情况与此相似。
商业的集群将成为引资第一王牌。以东莞为例,国内产业界莫不知此地为电子集群地。全世界排名500强企业中有43家在东莞落户,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有17家,如美国的通用电器、施乐、杜邦、日本的日立、富士通、NEC、佳能、理光等。电脑整机的零部件配套率可以达到95%。扫描仪、电脑磁头、扫描仪、录像磁头等10多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均超过20%。笔者曾采访过的一个工业区也是以台湾一家龙头电子企业作为火车头,引来了日本、韩国、欧盟等地顶尖企业。
在这种区域内,行业内的信息可以共享,最领先的思想可以传播,可以试验。因此,分工如此明细的今天,产业主导产商的选址往往会影响其他配套厂商的厂址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辅以融资的便利渠道,通关的迅速,政府的清廉,产业集群地往往是越做越大。
笔者的观点认为,在中国,地方政府从来不进行招商引资还是不正常的,但是老是招商引资也不正常。一个地方产业的规模和关联度一旦达到一定的界限,它会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时候,靠市场的规律,大商人会自动加入。政府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而当前有些地方则招了新商忘了旧商,一心希望招大商。在这种主导思路下,往往集群很难形成。因此,产业集群招商形成路径还是很有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