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2002年3月,美国宣布对钢铁产品开始实施201条款,引发了全球钢铁市场的动荡,为避免对国内钢铁行业构成威胁,我国政府自5月24日开始实施钢铁临时保障措施,进入保障措施的产品包括了与金属包装密切相关的镀锡板(俗称马口铁)、冷轧普薄板产品。
两种产品的价格自临保措施实施后立刻攀升,引发了国内外马口铁“涨价风暴”。马口铁的价格由2002年4月的平均价格5300元/吨上涨到11月的6400元/吨(以0.20.25/25为基准),累计涨幅达20.76%。11月19日,国家有关部门宣布镀锡板不符合实施钢铁临时保障措施的法定条件,不列入最终保障措施。按照正常规律,马口铁价格应有所回落,然而令企业始料未及的是,国内马口铁市场价格非但未回落,反而仍然保持急速攀升态势,至今年2月,价格已涨至6700-6800元/吨,涨幅为5.5%。从去年5月24日至今年2月累计涨幅已达27.36%。与此同时,国外马口铁价格跟风快涨,从去年5月至今年2月累计涨幅已达40%,并且在此期间,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的影响,国外供应商采取了有价无市的措施,使国内包装企业无法通过国外采购达到平抑价格的目的。这几个月的镀锡板价格增长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让以马口铁为主要原料的金属包装业措手不及(马口铁成本占金属包装产品成本的70%)。
二、产生的后果与影响
据估算,本次马口铁的暴涨,将使我国金属包装业每年增加20亿元的采购成本,并将导致国家1.5亿美元的外汇流失。这还不包括由于涨价带来的其他成本(如库存成本等)的增加。对于2001年工业总产值为228亿元,毛利率仅为5%-10%的金属包装业来说,20亿元的新增采购成本意味着巨额亏损。同时,马口铁价格的暴涨也导致了包装企业下游用户普遍的不认可、不接受,他们可以通过寻找低价的替代产品规避风险,所以,新增成本也无法向下游企业转移。目前,拥有高速生产线的大型金属包装企业已进入生产即亏损状态,金属包装行业已遭受重大损害,面临全面严重亏损。
我国25家大型金属容器包装骨干企业成为本次涨价的最大受害者。这些企业为我国食品、饮料等行业的主要企业承担包装任务,承担我国大量出口商品包装任务。年马口铁采购量占全行业总采购量的1/3,采购的多为进口和国产的高中档马口铁,产品价格涨幅最大。他们目前已有企业开始限产。如果价格不能尽快稳定,金属包装企业将很快面临关停并转、外资撤资、金属包装水平将产生倒退的局面。我国经历20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优秀金属加工资产和加工能力将损失殆尽,国有资产无法实现保值增值,外商投资利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入世后我国的国际形象。
我国1500家金属包装企业2001年马口铁采购量约为150万吨,其中国产马口铁供应能力为60万吨、进口马口铁30万吨、进口基板(冷轧普薄板)加工60万吨。国产铁只占总采购量的40%,大部分产品还需从国外进口。根据采购量估算,在国内外价格涨幅相同的情况下,国产马口铁价格每涨1元,我们将多付出外汇1.5元。从总体来看,马口铁涨价对我国外汇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
三、连锁反映
此次涨价还将引发对我国食品、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负面影响。食品、饮料、精细化工产品是马口铁包装容器的三个主要用途。包装供应出现问题会影响下游企业的生产,包装成本的增加会使下游企业产品价格产生动荡,包装质量的下降,会造成产品的安全隐患,削弱我国商品的竞争力。以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罐头食品为例,随着我国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作的深入,大批的产品需要罐头包装。我国农副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格优势上,金属容器价格的提升将直接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如果采用低档次铁生产,将更加影响我国商品的利润,并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无法进入国际市场。
同时,马口铁涨价还将直接影响相关领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利益。由于中国在制造成本上的比较优势,不少跨国企业正在逐步将生产加工基地转向中国。以柯达公司为例,其胶卷包装采用马口铁包装,过去都是在国外采购,一直计划将生产基地转向中国,实现包装盒的在华采购,并将中国设为亚洲生产采购中心。但由于马口铁价格的上涨,已使其计划放缓。对于使用金属包装的跨国企业来说,马口铁价格的上涨还将使其降低在中国的生产加工数量,降低我国产品出口总量。
四、紧急呼吁
在我国金属包装业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于2月10日召集国内11家金属容器龙头企业在北京举行“马口铁价格紧急协商会议”。并邀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有关方面负责人听取了企业的汇报。
紧急会议就包装企业如何应对价格暴涨的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研讨。与会代表认为,下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上游企业发展的前提,包装业呼吁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马口铁涨价的后果,并从宏观经济角度给予有利的协调,呼吁有关行业与包装业共同协商,使上下游行业之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要尽快稳定马口铁价格,使之平稳回归到合理的价位,避免暴涨和暴跌的现象,降低和减少此次涨价对金属包装业和相关行业的冲击和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