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与运输成本上涨过快
煤、油价格大幅度上涨,运力、电力供应紧张,生产成本上升。燃煤的到厂价从以前的300元/吨—400元/吨,上升到550元/吨—700元/吨,几乎翻了一番;而且煤炭的热值在下降,社会库存量严重不足。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国内的原油与成品泊价格大幅度增长,玻璃生产所需重油价格在高位上还在继续增长,已接近2000元/吨。铁路货运轻车满足率只有35%左右;公路运输受“治超治限”影响,价格涨幅近50%。这些因素使能源成本占40%左右的玻璃包装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冲击。
(二)原料成本影响生产成本
受煤、电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玻璃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国北方盐场受近几年自然灾害的影响,盐减产很多,因而价格比上年涨了约一倍。玻璃生产用的重要原料之一是纯碱,它的原料是盐,在盐产量大幅度下降后,纯碱厂的盐库存量已经告罄,在盐价上扬的影响下,出现大面积亏损,迫使纯碱价格上涨30%以上,达到1350元/吨。玻璃生产用的化工原料和石英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所有这些因素,也给玻璃瓶罐生产成本造成巨大压力。
(三)产品结构矛盾十分突出
玻璃包装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工艺水平低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中低档产品产能过剩,产品总体供大于求;而高质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受技术、装备、原材料、工艺水平的限制,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些国有制老企业,包袱重、效益差、积累少,自我更新能力薄弱,长期在低水平的圈子里重复生产,造成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低;缺乏在低档次产品严重过剩的市场中的竞争力。目前具有国际先进技术与装备水平的企业还不到10%,尚有40%企业的装备属于一般或落后水平。实现生产工序自动化的企业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将计算机应用于生产控制、生产管理、设计等领域的企业更是少数。高端的玻璃容器生产与在线检测设备还需进口,自主开发能力较弱,国产化的较高档设备由于整机性能和机电一体化水平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制约了我国玻璃包装工业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已经改制的情况下,仍然技术力量薄弱,产品档次不高,质量不稳定,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四)经济效益低下
由于能源、运输和原料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产品结构又无法及时进行优化调整,较多的玻璃包装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很理想。由于整体经济效益下滑,全国近400家玻璃包装生产企业中,利润率只有4%左右,亏损面超过20%。据2002年对全国56家玻璃瓶罐生产企业的调查统计,平均劳动生产率只有3.24万元/人;最高的是广东澳联有限公司,达到17.49万元/人;其中还有10家不到1万元/人。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很大,全行业统计平均为50.72吨/人,最高的可达286.47吨/人,最低的还不到10吨/人。由于效益低下,大多数企业无力进行设备更新与改造,难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五)产品标准修订工作严重滞后
玻璃瓶罐行业的产品标准大部分是十几年前制定的,大量近年开发出来的新产品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行业的技术进步。例如,啤酒瓶的国家标准GB4544—1996是1996年颁布的,199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已不能适应啤酒瓶生产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和啤酒瓶流通市场的变化,有时甚至成为某些地区实行地方保护的工具。标准的贯彻与全面质量监督问题不少,难度很大。例如,2003年三季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对啤酒瓶生产企业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21个省市55家啤酒瓶生产企业,占应抽查生产企业的90%左右;其中大型企业20家,中型企业15家,小型企业20家。抽查总合格率仅为72.7%,问题十分严重。由于我国啤酒瓶被大多数啤酒厂回收复用,以降低包装成本。新瓶与旧瓶共存使用时,一些中小啤酒厂缺乏啤酒瓶的自动检验设备,对回收、运输、清洗、灌装等多个环节造成的对旧啤酒瓶的损伤和质量不达标的新瓶的缺陷,没有进行有效地监控,致使不合格的啤酒瓶流向市场,引起啤酒瓶爆炸伤人的事故时有发生,给消费者造成很大伤害。
三、面临的形势。
(一)发达国家玻璃瓶罐的发展趋势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受塑料包装制品和纸包装制品等新型包装材料与制品的挑战,世界范围的玻璃包装制品的产量增长缓慢,甚至开始萎缩。
在美国的饮料市场上每年约需用的1800亿个瓶子中, 1990年时金属罐占62.2%,玻璃瓶占20.2%,塑料瓶占17.6%。
使用便捷与否已成为厂家和消费者包装抉择的根本考虑。产品的包装功能性更强,便捷水平更高,从而便于携带和储藏,所以自1995年以来越来越受到欢迎。但却导致较笨重的食品金属罐装和玻璃包装销量下滑,而使塑料瓶、复合纸板容器、PET等薄壁塑料容器和复合塑料袋的销量上升。由于玻璃瓶装的软饮料在美国消费市场上已经是微乎其微了,导致美国的玻璃瓶产量大幅度下滑。美国玻璃容器产量的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尽管美国玻璃包装容器产量在市场的诸多应用领域因PET塑料瓶使用量的增加而遭受挫折,但在玻璃瓶特有性能的推动下,预计2002年至2007年将会增长20%以上。主要增长领域仍将是饮料市场,新产品持续高水平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玻璃包装作为高端产
品包装制胜的关键措施。
西欧的玻璃容器工业在经历了1994年的大幅度增长之后,受PET等塑料容器和复合纸板容器等的冲击,1996年的增长速度开始减慢。表3为西欧主要国家的玻璃容器产量变化数据。
进入21世纪后,玻璃容器在饮料包装市场中的份额继续下滑,增速减缓。例如,2001年德国的玻璃包装业营业额达到14.78亿欧元,仅比2000年增长3%。由于德国的矿泉水和含碳酸清凉饮料大量采用PET瓶灌装,玻璃容器在此领域的应用锐减了49.4%,在1998年—2002年期间玻璃瓶总产量下降了13%,但出口量增加了24.5%,使得玻璃包装业仍然能维持约4%的正增长态势。
法国的玻璃包装受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潮流影响,导致酒类用玻璃瓶产量下降,但在冰茶、代替葡萄酒的FAB和功能饮料等比较新兴的产品的包装中赢得了不同的消费者喜爱,以及高端产品包装对玻璃瓶的偏爱,从而占据了包装市场一席之地,维持玻璃包装能有2%以上的正增长速度。
意大利玻璃瓶产量在1998年—2002年期间增长了4.6%,主要用于要求高的橄榄油、鱼类与肉类制品、西红柿酱或块,似及面食调味酱等要求保质期长、重新密封性能好、高档产品的包装。加上传统的葡萄酒、啤酒和冰茶等新型饮料大量使用玻璃瓶包装,使得玻璃包装在意大利包装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达到33%以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