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它是当代新技术产业化的代表。
高新技术产业的宗旨是为了满足社会更完美的需要。高新技术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新”字。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它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许多坎坷,甚至有很大的风险,高新技术产业也不例外。然而高风险都常常蕴藏着高回报,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就成为许多有胆识的企业家永恒的追求。
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常常会高薪聘用高新技术人材,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如果没有建立健全一种优秀的质量管理制度,来保证人材的充分参与,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果没有建立健全一种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问题、自我完善的机制,那就很难规避风险,因而高新技术产业按ISO9000族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建立健全自我完善机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ISO9000族标准是站在顾客的角度向供方提出许多要求,从而确保供方具有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在这诸多的要求中,供方应建立健全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正问题的自我完善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在ISO9000族标准中,自我完善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要素上,即4.14纠正和预防措施;4.17内部质量审核;4.1.3管理评审。
“纠正和预防措施”要素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级管理都要收集质量体系运行中的不合格项和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出现的不合格产品,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监控。对于那些已发生的带有普通性的问题或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要求责任部门及时制定适宜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经相关领导批准后,责任部门按计划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当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经有关部门验证确实达到预期效果,问题就得到了彻底解决,于是,同类的不合格就不再发生了;可能出现的不合格不会出现了,随之企业就前进了一步。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要素要求,企业每年至少进行1—2次例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根据客观条件的临时变化,如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重大投诉,或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前,还可追加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次数。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是由经过培训的具有内审员资格并被企业最高管理者授权的内审员来实施的,这是一种对企业进行正式的有计划系统地检查。它是按事先制定的审核计划、检查表,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由审核组组长直接组织下进行的一种客观公正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要得到责任部门的确认。
检查的依据就是所选定的ISO9000族标准化中的质量保证标准及按此质量保证标准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对标准要求进一步展开而形成的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文件即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法规,企业所有的质量活动都必要符合标准和文件要求,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就是要定期检查企业的各项质量工作是否按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做了,并能提供做了的证实材料。这是完善质量体系十分重要的手段。任何一件工作只有布置没有检查是很难做好的。这一点作为一名质量体系认证咨询老师体会最深刻。在咨询过程中,当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和修改完成后,质量体系开始运作,运行前尽管作为咨询老师一再提醒“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留记录”,可是在质量体系运行一个多月后进行第一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时,总会发现质量体系文件写到的却有许多没有做到,或做到的而没有记录。当开具不合格报告下发给责任部门时,责任部门才引起重视,并及时制定纠正措施加以纠正,没有这次内审真不知许多问题要拖到何时才能解决。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处处体现民主、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如本部门的内审员不能审核本部门。审核必需由与被审核部门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执行。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要得到责任部门的认可,如有异议可以说明理由,确属误判应及时撤消该不合格报告,这样做就使责任部门负责人心服口服,有利于不合格项的纠正。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后,要形成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并提交管理评审,作为管理评审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于管理评审的要求:
企业最高管理者每年至少主持一次管理评审会,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如产品质量标准发生重大变化、产品质量出现重大投诉、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等,还要追加管理评审。会议就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现的情况,其质量体系的有效性,组织机构的适应性,资源配备是否充足,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的采用的效果,顾客、社会期望的市场战略等议题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明确企业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最后由领导作出决策和指令,并令其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有效措施。
通过按ISO9000标准建立和健全自我完善机制,使企业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制定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有效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从而使企业的质量体系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产品对路,质量不断地改进,自然就会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