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贸易壁垒考验我国包装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已大幅度下降,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得到了控制,此时,环境贸易壁垒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新形式应运而生,并具有愈演愈烈之势。时下,环境贸易壁垒几乎波及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面对欧盟2006年1月即将正式执行的“环保包装制品的回收率要达到85%以上”的标准,我国包装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对地球资源的浪费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经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列为全球重大环保课题。而包装废弃物是固体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开发绿色包装材料便成为包装界目前研究发展的方向。

  面对全球范围内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为了保护本国资源以及经济利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条约和协定。根据WTO的调查,其中相当部分含有贸易条款,而且WTO还成立了贸易和环境委员会,专门处理贸易和环境的有关问题。可以说,环保问题已成为21世纪国际经贸合作的主要问题,因此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也将日渐重要。

  绿色包装的基本内涵

  绿色包装要求包装企业在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的重任下,必须树立创新观念,强化环保意识。在研究新型包装材料和新型包装技术,设计新型包装制品和制定新标准新法规时都应着重考虑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易回收再生、可自行降解的绿色包装。

  1996年举行的国际包装学术讨论会议确定了包装废弃物处理的3R原则,即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具体为:减少包装的使用数量和材料用量;在技术和经济条件许可时优先使用可再次利用的包装;发展可回收的包装,回收处理方法不污染环境,还可再生其他能量。

  按照包装废弃处理的3R原则,绿色包装一般应具备这样几个条件:在保证包装功能条件下,用料最少,废弃物最少,是一种适度包装;包装生产工艺过程没有或极少污染环境;包装制品不与内装物品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同时对人体和生物无害无毒;包装废弃物应易回收、易再利用和再循环,而且掩埋时能迅速降解不产生污染,焚烧时能产生新能源且不污染环境。

  因此,发展绿色包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包装技法、生产工艺以及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包装学科的新发展。研究绿色包装要不断创新,研制新型节能环保的材料,提高评价包装材料性能的测试水平并建立相应标准化工作程序,同时包装机械必须更新提高技术水平,包装设计和印刷装潢更应该包含更为丰富的信息和时代特征。另外,绿色包装相应的法规、技术界定以及人才的教育培养将涉及各个方面的各个环节。因此,只有重视并切实发展绿色包装这一系统工程,才能实现绿色包装的意义,我们才能够在国际经贸交往中赢得主动权。

  绿色包装与国际贸易

  绿色包装正日益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壁垒发生了重要变化,发达国家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人类健康为目的,制定了一系列全新的标准,限制国外产品和服务进口。
  WTO的有关协定规定,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人类、生物的生命健康,保护环境。这为发达国家构筑绿色壁垒提供了依据,目前主要有“环境壁垒”、“检疫壁垒”两种。1998年欧盟单方面禁止我国未经检疫的木制包装箱、木制托盘入境,使我国经济贸易损失达数十亿元;之后又在2000年宣布从中国、加拿大、东南亚、美国等地进口木制包装箱、木制托盘必须经过熏蒸灭菌处理。发达国家过于严格的绿色包装标准,提高了贸易“门槛”,阻止了发展中国家的质优价廉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以此来抵消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2000年,欧盟在环境贸易壁垒方面采取了更大的行动,要求家电、电子产品、通信用品的回收率为60%以上,个别产品回收率高达75%,其中包装制品回收率达85%,这项规定将于2006年1月正式执行。至此,近年来由于包装问题产生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比如我国的一次性餐具因无“环境标志”而被禁止出口欧美市场,许多商品出口欧美还要支付高额的包装废弃物处理费用等。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的绿色壁垒使我们的对外贸易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所以国内企业必须提高环保意识,抓紧研究国外的绿色壁垒方面的法规,结合我们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对策。

  发展绿色包装的措施

  借加入WTO之契机,国内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指导、扶持、保护绿色包装企业及产品,同时对不符合绿色包装发展方向的企业责令整改或关停。在制定法规时,国内相关部门既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又结合了我国实际,认真研究包装环境,立法全面严谨,与国际接轨,执法严格规范,确保绿色包装健康发展。

  加大包装与环境特别是新型包装材料的研发力度,确定节约型、可回收型、可降解型、可利用型的研究方向,大力开展绿色包装的技术测试和鉴定工作。

  从包装设计入手,树立环保型设计思路,并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提高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率,加强包装材料回收再生及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

  加大环境标志制度的推广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ISO14000认证和环境标志认证工作。

  相关链接

  环境贸易壁垒又叫绿色壁垒,是近几年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它是国际贸易中某些国家借口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标准,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目的而设置的贸易壁垒。

  目前,国际上经常使用的环境贸易壁垒,一是绿色关税,又称环境进口附加税,是指以保护环境为理由,对某些进口产品除征收一般关税外,再加增环境税。二是绿色技术标准,以保护环境的名义,通过立法手段制定苛刻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进口。三是绿色检疫,某些国家制定严格的卫生检疫标准,特别是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量、放射物质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要求十分严格,限制或禁止外国产品特别是食品的进口。四是强制性措施,一般是以进口产品的生产制造环境、方法、过程等不符合本国环境要求为理由,强行禁止某些产品进口。五是环境贸易制裁,即一国以另一国违反国际环境条约为理由采取的强制性进口措施。六是环境许可证制度,环境配额等其他形式。

作者/王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