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学习英语最佳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英语与汉语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学习英语与学习其他知识(如数学、历史)有较大的差异。有人认为学习外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冒险",即这种害羞、胆怯、焦虑等心理负担对外语学习者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与成年人相比较,儿童因害羞、胆怯、焦虑等心理因素带来的副作用较小;他们敢于开口,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这有利于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造成外语学习差异的重要因素。情感因素主要指态度和动机。学习者的态度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对目的语社团以及目的语为本族语的人的态度;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一般态度。我们认为,除了上述三个大方面以外,外语学习者的态度还包括对学校和教师的态度、对学习环境的态度、对其他学习者的态度、对学习材料的态度等等。而且这些方面的态度更具体,更贴近实际,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更直接。一般地,儿童思想单纯,态度积极,以上我们讲的这几种态度,对儿童来讲都不会有问题。儿童学习一般靠直觉和体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和贴近他们生活的学习内容很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0——6岁是发展儿童潜能的最佳时期。每个儿童都有形成两个以上的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孩子在关键期内未曾接另一种语言信号的刺激,那么,另一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语言学家乔母斯基指出:一种普遍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个侨民的幼儿可能在街上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学会第二语言,而且他的话可能说得非常流畅,甚至每一个细微的音变都会使他的双亲大惑不解。学前期儿童能迅速而熟练地学会第二语言的现象,可以通过童年阶段的大脑发达的"可塑性"予以解释。对10岁左右的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剥离手术表明,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其第一语言的能力,但10岁以后的患者则形成了语言缺陷(和成人的情况一致)。还有学者做了功能性核磁共振脑造影的研究,发现了学习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时间相近,脑部处理这两种语言的区域就越靠近,甚至部分重叠。越早让儿童接触双语,儿童内在的语言学习机会就会越早接受两种不同的语言刺激,而独立的发展起来。可见,母语的学习和第二语言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对立的。幼儿具有对第二语言语音语调学习的敏感性。余强在《从第二语言敏感期的特点,看学前双语教育的重点》(载(早期教育)2003年第5期,第ll页)一文中,引用了国外学者芒罗(Munro)和马约(Mayo)等人所做的两个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在6岁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语音与语调的敏感期。这"敏感期"表现在学前阶段开始学习第二语言不仅在发音方面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在语音的听觉方面也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在6岁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大多数儿童可以掌握地道的正宗口音。心理学家笕治角田通过统计的资料分析表明,掌握双语的儿童比单纯回会讲本族语的儿童的头脑更加灵活,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亦更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