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宝宝哭声 判断宝宝需求

  育儿专家罗向阳表示,正常生理状态下,新生婴儿的哭声中可以读出四种内容:首当其冲就是饿了,要吃奶;第二项内容则是告诉家长“尿湿了,不舒服”;第三种则是受到惊吓;第四种情况则是纯粹“折腾大人哭着玩”,“这种民间俗称‘难带儿’,部分宝宝天生很难伺候,喜欢哭,但其中部分确实是因为有躯体疾患,如湿疹、先天性心脏病、佝偻病和其他一些代谢性疾病等,才会由于身体不适而哭闹不断。”罗向阳介绍,还有部分则是性格原因导致。

  “对症下药”对付宝宝哭泣

  新生儿哭声可以读出许多内容,哭声、动作、表情都是父母判断的标准。罗向阳建议父母们根据不同的哭声,做针对性的回应:

  判定宝宝是饥饿而哭:

  哭声:常常是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哭声响亮、节奏欢快,不少还伴有撅嘴歪头向周围探索的动作,而一碰到奶头、奶嘴后哭声会立马停止,转而欢快地开始吸吮。

  应对:马上抱起宝宝,第一时间用语言安慰宝宝,“哦,宝宝饿了,好的,妈妈马上就来”。要是母乳喂养就方便快捷了。同时,专家建议父母边喂边说“宝宝真不错,吃得很好”之类赞许的语言,这样能帮助孩子吃得安稳、愉快。切忌边喂奶边若无其事做其他事情,这样孩子会随便吃吃算了。

  当宝宝边哭边吃时要予以制止,否则孩子可能会呛奶。哭得厉害时将奶头、奶嘴拔出,稍有缓和的时候再喂,这样宝宝会明白并很快停止哭泣。

  判定宝宝是尿湿而哭:

  哭声:大多不会很大声,节奏也比急需喝奶时发出的哭嚎缓慢很多,但宝宝常伴有躯体转动不安,哭过几声后如无人应答会慢慢停止哭闹。

  应对:婴儿尿湿尿片是正常的事,大人发现是尿湿了一定要及时更换尿片,这时不要指责孩子的哭闹行为,反而要予以表扬。“宝宝真聪明,会告诉妈咪尿尿了,好了,马上换上就行了。”罗向阳指出,诸如此类语言是对孩子哭泣的安抚,而无端的指责则会让孩子委屈;如忽略孩子哭声、老是不及时换尿片则会使孩子产生冷漠的心理。

  判定宝宝因受惊吓而哭:

  哭声:表现为短促的哭叫,声音非常尖锐而且急迫,孩子缩成一团,表示出十分害怕的样子。

  应对:大多数家长都会环抱紧搂宝宝,不时用面颊贴着宝宝的小脸,同时用语言安慰、鼓励孩子大胆。“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孩子受到较严重的惊吓,很可能会有延续几天的哭闹,而且大多发生在每天的同一时段,细心的父母可以在这一时候之前就对孩子进行安慰和保护,避免发生反复的哭闹。”

  判定其他有目的地哭:

  哭声:根据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两类,有躯体疾患的孩子哭声常比较低沉,常常伴有呻吟声;而性格原因的孩子则常常哭声大、音调高、拖音长,让人感觉孩子“怎么这么喜欢折腾”。

  应对:有时候宝宝突然哭闹是为了达到想要什么或不要什么的目的,这时首先要分清楚宝宝的目的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则要给以支持,表明态度即对孩子的哭闹作出正面应答;而如果其目的不合理,则要明确予以拒绝,并要充分说明理由,让其乖乖接受,最终主动停止哭泣。

  宝宝们天生爱哭,有人认为哭就让他哭去,孩子哭是一种本能,一种锻炼,哭累了就会自己安静下来,父母不能太宠,以免这种“不乖”的行为受到鼓励。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区儿童神经专科主任罗向阳副教授表示,这样的观点非常错误!

  “的确,哪怕对襁褓中的婴儿也不能过分宠溺,因为孩子性格从此时已一点点形成,但对孩子的哭闹不作回应绝对是错误。父母要知道,哭是宝宝表达自己需要、向周围传递信息的唯一方式。”他强调,一定要对宝宝的哭及时回应,这是父母与孩子语言、情感交流的开始,是对孩子成长正常心理影响的基础。而如何读懂孩子的哭声、如何回应则是一大“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