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贝的一天天长大,身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让年轻的父母感到焦虑,他们聚在一起,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商量着如何对付孩子身上的“毛病”;爸爸妈妈迫切需要一些立竿见影的好方法,使宝贝尽快优秀起来。
然而,现成的方法不是“解救”父母和孩子的灵丹妙药。
改变孩子 先改变自己
当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苦恼于孩子“问题”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这些问题恰恰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孩子有问题,“根儿”在父母――如果我们指责孩子玩完了玩具不收拾、早上起来不自己穿衣服或是做事丢三落四,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多半没给他必要的指导和更多学习锻炼的机会。
面对困境,父母的坦然、镇定和积极的态度是孩子最终走出“泥潭”的基础和保证,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是优秀的父母打造的。所以,父母不仅要修炼自身,还要先行一步。
◎ 用知识和智慧填饱大脑和心灵
个案:
妈妈和萌萌一起玩拼图,可不到一刻钟萌萌就去画画了。妈妈招呼着“快来看,我已经拼出了小鸭子的头了!” 萌萌过来看看,又跑走了:“不玩这个了,我要给娃娃搭家。”对女儿的“做事只有三分钟的热度”,妈妈显然很着急,她硬把萌萌拉回到书桌前,语气非常坚决:“拼出这幅图,才能玩别的!” 萌萌也不甘示弱:“就不拼!”随即把妈妈已经拼好的部分也给打乱了。本来是亲子游戏,到头来却演变成了一场小小的“内战”……
分析:
不少父母有着和萌萌妈类似的困惑,他们没有关注、或者没有时间关注生命成长的规律,不了解更不懂得“利用”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心理达到教育的目的。简单、重复的命令是他们一成不变的教育手段,却不能在孩子身上产生丝毫的效果。他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面对孩子的很多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大脑一片空白,内心也一片空白。
对于萌萌的三心二意,妈妈不妨从兴趣入手,巧用激励机制,用心、耐心地营造一个“持之以恒”的氛围,让孩子在一个个生动的游戏中,感受到“坚持就是胜利”。另外,如果当时妈妈实在没有吸引孩子做游戏或学习的魅力,不如暂时给孩子行动自由,下次再行新的尝试,过度强制孩子只能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的焦虑无能,孩子的内心会更焦虑更想挣脱妈妈的约束。当然,如果家长们都象少儿节目主持人那样生动活泼的话,孩子肯定会离不开妈妈,天天缠着你陪他玩!
专家点评:
胸有成竹是家长们摆脱焦虑的有效办法。在家庭教育中,当时的问题不可能当时解决,除非家长对这个问题见识过,训练过并且反复试验有效过。如果家长解决不了,说明能力水平还是欠火候,大脑或心里还是太空泛,还需要下功夫学习和训练教养之道。学习,沟通,请教,观摩,训练和反省能改变低靡现状:教育类、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使你了解生命成长的规律,重新发现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文明之光驱散了蒙昧无知,无形中拉近了与孩子的心灵距离;家长学校里你会看到许许多多你还不曾遇到的麻烦和许多父母们形形色色的做法,专家老师们会传授最经典而有效的知识技巧,这样将有助于你立体地、高屋建瓴地审视自己宝贝的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不等到出了问题才来补“窟窿”,时常请教专业教育机构中的专家老老师则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教育成本。潜心学习、思考、实践、感悟,当你用知识和智慧填饱了大脑,就能发现自己孩子任何一次心理和行为现象的合理之处,也能发现孩子的长处作为你教育的资源,这样你不会因为困惑而焦虑,同时也找到了打开孩子心结的钥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 父母心理要“高姿态”,做真正的“大”人
个案:
5岁的绵绵和爸爸下棋,她掷骰子的时候趁爸爸不注意飞快地摆出一个“6”,以便自己一次走得最远。如此“用心”的结果,是她欢呼自己得了第一。但第二盘棋,爸爸紧紧地盯着她掷骰子的小手,绵绵随手一扔,掷了个“1”,立刻抓起骰子:“这个不算,重来一次!” 爸爸说不许耍赖,她便大呼小叫着“不行”、生气地一把将棋推倒不玩了,还委屈地说:“妈妈都是让我多扔一次的!”
分析:
我们身边有许多像绵绵这样输不起的孩子,他们只能赢、只能被别人夸、却经不起哪怕是芝麻大点的麻烦。其实,孩子的心理脆弱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而成人所采取的不同的态度,最终把孩子引向了“脆弱”和“坚强”两条不同的人生之“路”。
试想,如果你7岁的孩子在新年联欢会上表演出错或做算术题全班倒数第一,你会有怎样的表现?是“我这几天在你身上下的功夫都白白浪费了,以后再也不上台表演了,免得当着那么多小朋友的面给我丢脸;你真笨,连这么简单的算术题都做不对。”还是“我们只要准备得再充分一些、多参加几次这样的活动,或者以后做题时再细心一点,超过别的小朋友绝对没问题!”或许你会认为持第二种态度是在说大话,连自己都感到心虚,但如此的坦然和自信绝对比持第一种态度更为乐观和勇敢,也更容易战胜困难。如果父母能成功地引导孩子认同第二种态度,使之长久地保持“我一定能把困难搞定”的热情和信心,激励他努力再努力,那么父母就给了孩子一种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
要给孩子自信,不是象绵绵妈总谦让孩子,那样只能使孩子成为不守游戏规则和心灵软弱的人,也不该象爸爸那样太坚持“真理”,把孩子每次缺点都用放大镜挑出来,让孩子无地自容,那样只会让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任何希望而丧失苦练的动力,小生命可不是那么能够风雨兼程的。建议父母们面对孩子每一次竞争的机会,都给予他充分参与体验的机会,并且其中适当给予孩子一点“赢”的机会保持住他的乐趣,但一定要强调遵守规则是至高的荣誉,输赢则来自于是练出来的功夫。
专家点评:
妈妈不忍心看着孩子哭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时候,成人的“心太软”,或是缺乏对挫折、失败和突发事件的心理抵御能力,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铸就孩子的脆弱――父母的输不起无疑是一个坏榜样。
心理的成长不单单属于孩子,也有父母的一份,尤其是在童年的时候,孩子的心理成长主要来自于家长的心理成熟度,家长特别需要与孩子在互动中成长。每个父母都爱孩子,甚至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但在面对幼小的孩子给自己添麻烦时,却觉得心累,烦恼,对孩子产生怨气面对一个稚嫩的生命,家长首先要有最最真诚的态度,甚至应该是虔诚,虔诚的态度是首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诚心地和宝贝交流。孩子一生的好习惯、好品质是靠父母锻造的,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你的耐心、恒心和包容。好父母是真正的“大”人――只有内心精神力量强大而且有巨大内涵的人,非常具有涵养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你的心胸有多大、多宽,你的境界有多高远,你多么爱孩子的成长,孩子才能发展得有多好。
◎ 同样的话语,态度不同 结果不同
个案:
“元元,快点!都过去半个小时了,怎么还没洗完?”时针已指向晚上9点半,元元妈显然有些着急,但元元仍旧慢条斯理地洗着脚,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丝毫没有加速的意思。妈妈终于忍无可忍、声音提高了八度:“你再磨蹭,我就关灯了!”
分析:
磨蹭、“没耳朵”、不长记性、淘气、犯规、故意挑衅是孩子的通病,他们随时挑战父母的忍耐极限。如果我们大发雷霆直至声嘶力竭,其收效并不与声音的力度和强度成正比,因为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我们甚至搞不清自己到底对孩子说了些什么,孩子也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摸不着头脑。而如果改用了平静而坚定的语气、把话说得周全周正一些。孩子听得清楚,也能感觉到你是爱他的,心甘情愿地照着去做。
发脾气的另一个弊端是容易引起孩子对父母的误解:孩子非常注重表情,他们的理解是“直观”的,表象往往造成他们的错觉――如果你的情绪是激烈的,那么他很自然地认为你是“恨”他的,其情感智力还没有发育到能理解“打是疼、骂是爱”的程度。而父母态度太强硬的直接恶果,容易造成孩子对自己的低评价从而不自信,同时因家长的无助也更加强了孩子的无助感和不自信。而且,童年时期孩子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发育仍然处在关键期,这个时期的感官和大脑神经仍然脆弱需要保护,父母的高声喊叫,厌恶的表情和烦躁的语气直接严重刺激损害孩子的生理健康,伴随出现的还有更为隐蔽更为复杂的日积月累的心理健康损害。
建议妈妈每天都给孩子规定交流时间,洗睡时间,因为成长中的孩子每天都有倾诉的需求,都有困惑需要解决。在规定的时间进程中多次提醒孩子注意时间,把自我管理的大权逐渐移交给孩子。要知道,自我控制是一种很美妙很幸福的享受,哪个孩子不喜欢拥有这种权力呢?
专家点评:
同样一句话,语气不同,结果也不同。永远保持情绪的平稳,是教育好孩子的基基本功。许多家长之所以在教育中有失败感是因为只盯孩子的问题,没有盯住自己的心态,实际上看住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心态、适度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待是第一位的,试想,一个自己少有尊严的父母如何受到孩子的尊重呢?父母要苦练基本功:时刻体察自己,把心态管理、情绪管理始终放在第一位。
父母最有效的教育态度是:对孩子轻微的限制,无条件的接纳、绝对的尊重和支持,他可是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有什么不可以给他的呢?
孩子闪光 父母该做什么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项,并有可能将其发展成为成长过程中独特的“最佳”――升为某方面一颗璀璨的星,前提是父母智慧地引领、父母的深沉和远见,否则,这种最佳可能终因失去合适的“土壤”和“养分”而难以实现。
促成孩子最佳可能的实现,听听专家怎么说――
◎ 放慢你事业的脚步才能使孩子获得心灵的帮助
12岁以前的孩子最“腻”爸爸妈妈,这段时间,父母亲中最好有一个人能放慢事业的脚步,拿出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陪孩子,给他们足够的情感关注和精神关注,一个星期至少和宝贝诚心诚意地交谈一次。其实,孩子都愿意和父母交流,而那些能让他们终生难忘的对话一定是触动心灵的。比如,父母向孩子传递爱的情感、传递精神的力量、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从小堵住孩子的小“漏洞”,他们长大了就不会有大的缺陷老也补不完。
世界上有许多事业都需要时间和等待才能成功,树木庄稼的生长,伟大艺术作品的诞生,中医大师的精湛医术,其中还要加上付出心血,教育也是如此。通常来说,过于忙碌的家长总是在教育中图快,希望孩子今天,马上改掉这个那个毛病,但孩子的成长却是春华秋实,越是图快越是: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如果直奔主题地要求上一年级的儿子:“上课不能出怪声儿”,他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认为你和老师是一伙的,因此会把你的话当成耳边风,要知道,在人生的这一段顽皮时间里,他内心多么渴望能出怪声,多么渴望这种怪声引起大家的关注,多么想体验舞台上小丑的“职业”乐趣!假如你听到老师告状了,你不妨向他请教他出怪声的样子,同时谦虚地学着他的样子出点怪声儿,他绝对会有一种找到“知音”的喜悦。你不妨趁此机会向孩子灌输“守规矩”的概念:“妈妈知道你出点怪声儿是为了好玩和放松一下,但妈妈希望你能在学校守规矩,因为课堂秩序是属于大家的,否则,妨碍了大家,又被老师说、心理受委屈,妈妈心里也不舒服。我们能不能忍着点?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孩子的“毛病”被接纳了,就愿意控制自己了,在控制自己的同时,也培养起了自信。许多“毛病”不让他发出来,压抑在心里就好吗?那些从没有玩过游戏的孩子一旦考上大学却上了“网瘾”不就是“憋”出来的吗?犯过错误的孩子如果给他内省的机会,他会痛心疾首地感受到错误给自己带来的失败感,如果有可能,他再也不想在原地摔跟着头了。内疚和良知比强权更能帮助孩子成长。
◎ 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我们总是由衷地羡慕、虚心地取经,甚至找教育专家要方法,以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很多时候,现成的方法只能解决眼前一两次出现的问题,却起不到根治的作用。原因在于,朋友和专家都不了解你的孩子,给出的方法再好,却不是对症下药,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相对于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有限的方法往往显出它的苍白无力。所以,与其把别人的经验套在自己孩子身上,还不如静下心来发现孩子的特点,了解和理解自己的宝贝;随后的第二步才是寻找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父母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孩子就有了“优秀”的可能和基础。
◎ 给自由一个限度却要留住孩子的兴趣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使之在这个限度内自由发展,是保证孩子“优秀”的又一份营养。比如芳芳喜欢画画,但她却哪里都画,自己的故事书,床单上,墙上。芳芳妈妈有一次气坏了,大声喊道:给你这么多纸干什么用的,不许哪都画!妈妈的态度犯了教养大忌,孩子有可能从此不再淘气把家里弄脏,但也很可能从此不再喜欢画画!孩子的兴趣可以培养,但一个人的个性、天资从根本上是很难改变的,培养孩子一种兴趣不容易,但发现他、欣赏他,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却很相对容易做到。父母在看清自己的孩子是一颗什么种子之后,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顺应他的成长规律――假如孩子是一棵小树的种子,就稍微给点水;是黄瓜种子就帮着搭个架,同时注意修剪孩子身上的枝杈,为其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毕竟,自由是相对的,“民主+权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绝对必要。
建议芳芳妈发现孩子涂鸦的天份后首先应该心里高兴,然后问:你喜欢画画是吗?来,我给你的胳膊上画个手表吧,我教你给我的手指头画个小脸吧,看她会对你点头还会笑呢,还有,我们给爸爸的脸上画几只胡须吧,看上去会不会象只老虎?在给孩子提供充分的画画“材料”后,蹲下身来指着床单和墙对芳芳说:这些地方洗起来很难,妈妈做事很辛苦,我知道你心疼妈妈,以后不在这里画了好吗?谢谢!一会儿我们出去多买些彩色的纸,你可以在上面画。
◎ 和孩子一起“做梦”
妞妞最喜欢和小朋友玩“看病”的游戏,每次都能药到病除,她说自己长大后一定是位“神医”;宣宣则喜欢用彩色纸剪各种各样的漂亮衣服,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18岁以前,孩子有很多梦想,包括个人的,家庭的和社会的;18岁以后,他们将用一生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家庭血缘的联系,将成为他们追寻梦想的动力。
爸爸妈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鼓励孩子充满梦想,和他们一起“做梦”。在梦中,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用闪光的思想影响孩子,比如“上进心和努力是最重要的”、“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行动”,这些观念都会给孩子很强的冲击力,使他们自觉地爱上学习、会学习、有学习的兴趣,用自己的付出换来梦想的实现。
◎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父母往往不由自主地为自己设置一个“陷阱”――管教孩子的时候,就把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双方敌对的情绪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如果父母把自己看作军官和教练,让孩子充当士兵和运动员,亲子关系就截然不同,因为这让孩子从中看到了双方一致的目标,他愿意接受爸爸妈妈的指导、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当他领到任务转身完成任务的时候,他会把父母的期待和自己的希望结合在一起,行动中充满了荣誉和责任感。
爸爸妈妈给宝贝最珍贵的礼物是一种能力――“生活越来越舒适、精神越来越坚强”的能力,它的基石就是自信。父母可以启发孩子说出自己的五个优点,比如,合作能力强、动手能力强、讲道理、守信用、端庄、温柔、善良、大气……这是他们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有效方法。当孩子做事比较慢或出错的时候,你的耐心、鼓励而非批评、指责是对他最大的精神支持;这个时候恰恰是他们成长的时候,和孩子共同经历这个过程,他们会喜欢你、与你心心相通。
文/ 陈若葵
专家指导/ 儿童心理专家 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