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原则与变通议论文1000字》
人生在世,要想活得精彩,则需方需圆。方指原则,圆即变通,为人处事中原则与变通都是不可缺少的,但要想把两者融合到恰到好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论点)。(下面的段落应该围绕“为什么不容易展开”)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把这作为做人的最高境界,水之所以能趋利避害,可能恰恰是因为他的“柔”吧。但是我们更不能否认水的强大,且不说海啸的破坏力,从耳孰能详的“水滴石穿”的故事中,就足以见证其实力。在生活中,我们或许没必要做到老子的境界,只需把握好方圆,人生就会更加精彩。(水柔不假,但它无形,如果有形,不是水,是冰。自然条件下的冰没有方圆性。)
立足社会,“方”是必不可少的。要坚持原则,但不能固执,为人处事要有原则,但又不应太执着。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的原则就是不与官场同流合污,更不喜欢世俗的官场生活,即使为了生活勉强做官,但也总不能做得长久,最后还是选择了归隐田园,陶渊明有洒脱的气质,但是为了所谓的原则而走向落魄,未免有些过激了。(陶渊明最终确实因农田灾害饿病致死,但他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不能说“落魄”或者过激。)有方有圆,才能舞出绚烂的人生。(要想说“过方”可以说商鞅,他确实很讲原则,但忽视了道德教化。他落难时,连同胞都因他之前定下的规则而不敢救他。)
立足社会,“圆”也是不可或缺的。要懂得变通,但不可圆滑。一个人如果过分圆滑,八面玲珑,必将众叛亲离(说法不准确,换成“墙头草”,说见跟着谁有利可图就投靠谁,无利可图时要么背叛要么过河拆桥)。《红楼梦》中薛宝钗与王熙凤即为两个典型的例子。宝钗“藏愚守拙”“随分从时”,在荣国府那样复杂的环境里,和上下老幼的关系无不处的十分融洽,尽得人心。她的处世之道,以“圆”来概括,很是恰当。而凤姐却是媚上欺下,对于德高望重的贾母等人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小心侍候;对于下人,则苛刻对待,弄的怨声载道,被称为“凤辣子”。最终众叛亲离,郁闷而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凤姐的为人,确实滑得可以。(可以举出一些近代卖国汉奸的例子,例如汪精卫。汪精卫在北伐战争中是孙中山的干将,但看到孙中山没有多少时间了就立刻投靠蒋介石,觉得国民政府快被日本消灭了,又投靠日本人。)
这样看来,为人圆一点、变通一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滑却是要不得的。(下面应该讨论,为人处世,太“方”不行,太“圆”也不可,为什么把它们结合起来却很困难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方”、“圆”结合的问题。)
古语有言:大丈夫能屈能伸。要成就丰功伟业,就要能够忍辱负重,要能伺机而动。我们既要有接受成功的坦荡,也要有面对厄运和挫折的勇气,这种一时的“变通”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能以大局为重,放眼未来,无疑正是识时务者的厨师方略。正因为如此,韩信才保全了自己。(原创作文投稿)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忠臣廉吏、英雄武侯输在一个“圆”上;又有多少奸臣佞贼、泼皮走狗败在一个“方”上(这句话不是特别好)。方而不圆者,浑身上下锋芒太甚,不愿意折腰利用关系来帮助自己成就大业,最终走了不少弯路(论证不准确,应该说饮鸩止渴,到了该退一步时才发现自己把前面的退路都堵死了);而圆而不方者,更应该悲哀,因为这种人不具备人应该具备的方刚,纵使实现了自己崇高的理想(论证不准确,应该说要依附于他的主子才能过活,主子垮掉了,自己也跟着完蛋),最终也会因没有骨气而迷失自我遭受千古骂名。
故人生的妙处就在于能方能圆,方圆合一,这样才能在社会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所以说,为人处事贵在方圆。(这一段应该回扣论点)
篇二:《变通议论文》坚守与变通
有个渔夫,听说市场墨鱼价格高,出海时,便发誓专捕墨鱼。但出海后,遇到的却全是
螃蟹。他便空手而归。上岸后,发现螃蟹比墨鱼的价更高。第二次出海时,又发誓:“此次出
海专捕螃蟹。”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他有空手而归。第三次出海时又发誓:“此次出
海,墨鱼、螃蟹都要。”可出海后,一只墨鱼、螃蟹也没遇到,遇到的全是马鲛鱼,他又空手
而归。没等他赶上第四次出海,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人生在世,最大的愿望莫过于看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人会去不懈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一路上磕磕碰碰,最终能够到达目的地的人,无疑在坚守着。是的,人需要坚守,坚守
“实现自我价值”这一人生信念,坚守骨子里大无畏的那股闯劲,坚守心底里无人能挡的那
股冲劲??只有坚守了,人才有成功的可能。但,坚守并不等于死守。可怜的渔夫一次次地发誓要专捕什么,一次次地扬帆出海,却又一次次地空手而归。或
许是他太固执,或许是他把生活想得太美好了,以为凡是眼下热门的海鲜他撒网即得。可生
活哪会时时处处顺你的意呢?正是因为他将自己的目标守得太死了,所以最终他才落了一个
可悲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啊!坚守,不是选定了一条路就一定要走到底。好比开车子,如果在原定的路线上发生了路
阻,难道你会死心塌地地等在那儿、不管车要堵到何年何月?想必不会,你肯定会转动方向
盘,寻觅别的捷径。这才是聪明之举!条条大道通罗马,人要坚守的其实是那个“罗马”,就
像渔夫坚守的要赚钱的梦想一样。在通往目的地的过程中,我们可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不
要将自己锁在一个永无尽头的圆圈中,直至转了无数圈之后趴地不起。我们要做的是在圆圈
的某个位置偏一个角度、拐出去,那么迎接我们的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实,这就是变
通。
人需要变通。变通正是为了抓住机遇,机遇总是稍纵即逝的,而机遇往往又会给你添加
动力。试想:假如那个渔夫在第一次出海时捕回螃蟹,在第二次出海时捕回墨鱼,在第三次
出海时捕回马鲛鱼,那么渔夫的命运又将会是怎样的呢?好的机遇总会给你带来一次又一次
的惊喜,前提是你能走出那个永无尽头的圆圈,勇敢地伸手抓住机会。然而,变通不是随意改变方向。再比如开车,遇到路阻,你总不能看到旁边有通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往那儿驶吧!你总
要先看看那条路是否允许机动车通过、路况怎样、往那儿走的路程如何等等。当你都考虑、
探查清楚了,再决定改道也不迟啊!变通,就是要识清时务、根据实情,适时适度地拐个弯
儿。
坚守该坚守的,该变通时就变通。这样的人方为俊杰,人生的路才能走得更完美!篇二:
优秀满分作文-学会变通学会变通
变通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变通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勇气;变通更是一种挑战自我的决
心。生活在千变万
化的21世纪,学会变通是我们的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这并不是一句无凭无据的空话,而是一个经过实践
反复验证了的真理。懂得变通的人才能走出在梦想的困境,找到人生的新支点,觅出通
向成功的光明大道。
毛泽东变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策略为农村包围城市,最终为人民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
光明大道;鲁迅弃
医从文用脆弱的笔杆直刺敌人的心脏,成就了他‘中国的民族魂’的崇高地位;比尔盖
茨在看到微软的前景后
毅然改变读书成才途径,投身商场,终于获得成功。。。。。。他们的生命因为变通而更加绚丽,他们的梦想因为变通而更加有意义,他们的人生价值
也因为变通而得到
提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变通的异样风采。当然,变通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充满智慧的古代先哲们也早已深谙这一道理。如果陶渊明不懂得变通,不懂得放弃官场,就没有那令人钦佩的高洁灵魂,也没有那万
古流传的诗歌作品;
如果秦始皇不懂得变通,启用商鞅变法,亦不会有秦的大一统。。。。。。古往今来,变通都是我们驶向成功之岸的船桨。有时候,我们会在逐梦的道路生遭遇低谷,会失去前进的照明灯,会在幽暗昏惑的地带
彷徨、踌躇,那么,
这时候何不变通一下道路?或许,只要一个转身,一个思维的变换,就会柳暗花明。不懂得变通的人只会盲目坚守,辨不清自己真实所需之物,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最
终只能被时代淘汰。
有的人将自己的不懂变通美其名曰:执著或坚守。事实上,他只是在掩饰自己的愚蠢行
为。变通并不是要
求一味的改变,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合理又合适的判断和选择。不懂变通的人只会
盲目坚守。
曾看到一则寓言:一只生活在热带的鱼一直梦想着游出大海,游到达高纬的雪山。最终通
过它并不理智的
坚持,它到达了梦寐以求的雪山,然而生命也停止了转动。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小鱼的做
法,但这样无谓的牺牲
是否真正有价值,有意义呢?我想,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没有谁能够改变历史前进的车轮,我们只有不断变通自己以
适应时代,适应社
会。
无论是契科夫笔下的别里科夫,还是矛盾所刻画的封建迂腐的高老太爷都是我们现代社
会所要淘汰的不同
变通之人。
学会变通,让生活更精彩;学会变通,让梦想更真实;学会变通,让成功更青睐于你!水有两个大特点:柔和与狂动。柔和似湖静,狂动似洪流。因为量变而质变,显示着她
的柔情滋润与桀骜不驯。同时,水的变化与流动也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搜集的十个与水有关
的故事,如同在大海里捡拾到了五光十色的微小贝壳,也似十艘不同型号的船儿在航行,当
静静学习、咀嚼深悟,其闪光、意义与哲理却很深远。——题记
一、孔子,借伞的选择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没有雨伞,有人建议说: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一
听说:不可以。
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肯定要心疼。跟人交往,要知道别人的短处和长处,不要用别人的短处来相处和考验,否则就会友谊
不长久。遵循真
理,往往比盲目草率决定重要。
二、感情,鱼与水之说
鱼说:“你看不见眼中泪,因为在水中。”水说:“能感觉到你泪,因为你在心中。”
鱼对水说:一直在哭泣,可是你永远都不知道,因为在水里.水说:知道,因为你直在心里。鱼对水说:很寂寞,因为只能待在水里。水说:知道,因为心里装着你寂寞。你不是
鱼,我不是水,可是,远方你能感受到吗?水对鱼说:如果没有你,那水里还会剩下什
么?鱼说:没有你我又怎么活呀?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没有你爱,依然会好好活,可
是,好好活并不代表可以把你忘记。鱼对水说:在你一生中,我是第几条鱼?水说:你
不是在水中第几条鱼,可却是心中最重一条。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我们都不是彼此生命
中的唯一。如果我是鱼,而你是水,那该有多好!水永远都知道鱼想法,因为鱼在水心
里。如果我是鱼,而你是水,可以游入你心里吗?水,不停在流动;鱼,一边说一边流泪。
三、乌鸦,傲气的底牌
乌鸦与猪同时坐飞机。飞机起飞后,乌鸦对乘务员说:给爷来杯水!猪听后也学道:给爷也来杯水!乘务员把猪和乌鸦扔出机舱。乌鸦笑着对猪说:傻了吧?爷会飞!!!学习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不同和差异,就像做风险的事情,要看清救命的退路。
四、温水,煮青蛙现象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青蛙放到一锅热水中,那青蛙遇到剧烈的变化,就会立即跳出来,
反应很快。但是
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给水加温,你会发现青蛙刚开始会很舒适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锅里的水温度在慢慢
地上升,它毫不察觉,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乐。一旦温度上升70~80度时,它觉得
有威胁,想跳出来,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它的腿不听使唤,再也跳不起来,最后只得被煮死。这就是温
水煮青蛙的故事。
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
注意,多学习,多
警醒,并适应改变,才不至于太迟;太舒适的环境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很习惯的生活方
式,也许就是你最危险
的生活方式。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要能觉
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
必须“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五、开发,水源的忧患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
同一时间下山去溪
边挑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
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
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然。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
三天也一样,直到过
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
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当他看到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时。他十分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
了,难道你可以不喝
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
这口井。如今,终于
让我挖出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了。”我们常常会忘记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
这样在未来当我们
年纪大了,我们还依然会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
六、河边,思想的智慧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做嘉宾主持,大家非常希望能听他谈谈成功之路。但他只是淡淡一
笑,说:“还是出
个题考考大家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
路。是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走”,也有人说“游过去”。商界奇才含笑不语,最后
他说:“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展营运?”大家愕然。商界奇才说:“那样的情况,就是宰得渡客只剩下
一条短裤,他们也会
心甘情愿的。因为,前面有金矿啊!”干他人不想干的,做他人不曾做的,这就是成功之道。困境在智者眼中,往往意味着一
个潜在的机遇。
七、和尚,分粥的制度
僧多粥少,每到开饭时,和尚们一拥而上,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粥被挤翻了。大家都挨饿。和尚们推荐了一位长者分粥,可分粥者大权独掌,为能多分点粥,一些和尚开始溜须拍
马,加上平时相互
关系就有厚薄,分粥者把粥分的多的多,少的少。饿得受不了的和尚提议轮流分粥。这下可好,轮到自己分时撑个半死,他人分时饿得发
昏。
方丈云游回来了,决定由其中一名和尚全权分粥,其他不得有异,但又规定分粥者最后
取粥。从此和尚们
均等地吃上了热粥。
此故事告诉我们至少三个道理:凡事必须有制度、机制去规范:制度必须不断创新,与
时俱进;好的机制
不一定复杂,复杂的机制不一定好。
八、水桶,短板的效益从前人们使用木水桶打井水。一天,一位老兄家用的水桶烂掉几块板,而眼下又找不到
合适的木板。他就
随便找来几块长度不一的木板,重新匝好水桶。但是当他从水井里打起一桶水后,发现
桶里盛的水比以前少,他心里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经过检查,他发现新换上的木板中有一
块特别短,桶里的水都从那个地方淌出来,而那些长出的木板并不起作用。一个系统的效率高低,不是取决于系统中某个体的最高效率,而是取决于它的最短点。
所以,我们在系
统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那些薄弱点的短处。
九、马云,撒网要大胆可怎么才能真正地弄清楚水里到底有没有鲤鱼群呢?为此,他决定跳下水去看一个究竟。
当他潜到水底
时,他发现那里确实有一个很大的鱼群,于是就立即爬上船来把网撒了下去。可奇怪的
是,当他把网收上来时,却又发现鱼网里空空如也,就连一条小鱼儿都没有。他百思不得其
解,弄不明白这么认真地撒下去的一网,怎么就没能捕到一条鱼呢?
其中的奥妙,我相信聪明的各位都已经明白了。其实,就在他跳下水再爬上船的时候,
那群鱼就已经受
惊逃掉了。这个可笑的渔民,居然不知道只要撒下网去就能马上弄明白水里到底有没有
鱼群,却还非得跳下去
看个究竟不可。他的悲哀,就在于不知道在模糊状态下,要大胆地凭着感觉进行尝试,
而尝试的结果又恰恰就
是验证当初的感觉是否正确的最好依据。有没有勇气果断走出第一步,往往是很多事情的分水岭。
十、小平,摸石头过河一代伟人邓小平就曾经说过,要大胆地摸着石子过河。因为这条河以前大家谁都没有走
过,谁都是第一
次走,谁都不知深浅,谁都没有经验,而敌人却又快追上来了,所以,就只得摸着石子
过河了。摸着石子过河,当然是有风险的,但能不能等到河水退下后,或者等到把一切都测
量准确后,再走过去呢?显然是不能等的。所以,摸着石子过河,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而邓小平讲这一番话的意思,就是要鼓励大家在情况不太清楚、局势不太明朗、条件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大胆地进行尝试,其要点就在于一个“摸”
字和一个“过”字。会不会摸?能不能摸准确?这是个技巧上的问题,解决技巧问题就需要
智慧;而敢不敢过?这却是个勇气上的问题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是只凭着勇气就能做成功的,更不是说任何时候都不用等
到条件成熟就可
以大胆地行动的。如果真是什么都不顾地莽撞干的话,那就不叫做“摸着石子过河”、而
叫做“抱着石块过河”
了。什么时候需要耐心等待,什么时候需要大胆行动,必须首先掌握好。怎么掌握好分
寸呢?这就需要借鉴我
们自己以往的经验、甚至借鉴古今中外别人的教训了。但凡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和丰富
的经验知识来看,感觉
上属于应该立即行动的那一类事情,我劝大家都不要等、也不必等,立即行动就是了。
当然,立即行动也不一
定能赢。但至少我们会多一次机会。何况,没准就因为你的这一搏,情况就会往有利的
一面发展呢!但假如你
始终地等待的话,你却将很难有发展的机会。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要学会模糊决策,
并大胆地进行尝试,不能等到一切都弄明白后再说,更不能等到条件完善成熟后再去做。世界如茫茫大海,人生似颠簸小船。每一条漂泊的船儿,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结构,遇到
前所未有的天气、环境与遭遇,都有自己的目的,都有自己的航线,更有自己的信念。人海
的风浪昼夜不停,入水的深度决定着收获与风险,春夏秋冬里温度冷暖自知,运动中有不定
式的风雨,一切结果都源于自己的选择,学习只是经验的借鉴。篇三:2、学会变通学会变通
变通是什么?变通是在这条路已经无法通行时,换一条路。明明已经山穷水尽,何必继
续苦苦坚持,换一个方法,就可能柳暗花明。在人生漫漫的长路上,难免遭受失败和挫折。有的人徘徊于此,止步不前,而有的人另
辟蹊径,尝试新的方法,于是他们乘风破浪,取得成功。正如大豆与豆腐,大豆富有营养却
难以引起食欲,经过盐卤点制豆浆,变通的产物——豆腐大受欢迎。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变
通。这不是懦弱畏缩之举,而是处世的大智慧。
篇三:《作文专题之如何变通论据》三、论据运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
有些同学为写议论文没有论据而苦恼,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可靠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训练题:
A、我们熟悉的事例:中考高考
这个事例可以论证什么观点(或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1、转折;(这场考试的结果如何,就是自己的一个重大的转折。)
2、选择;(能参加高考,是三年前“读普高还是读职高”选择的结果。)
3、诚信;(考试是否作弊、高考移民等都体现出了我们的诚信度。)
4、知识改变命运
B、我们熟悉的事例:老师训斥学生过于刻薄
这个事例可以论证什么观点(或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1、转折;(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成为学生学业成绩、性格爱好的转折。)
2、选择;(面对学生的出格,老师可以有引导、宽容、温和批评、刻薄等等的不同选择。)
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给老师和学生都移植注入宽容、大器的记忆。)
从以上两例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便可用于不同的作文题;同一主题,由于各人的感悟不一,可通过不同的事例来展现!
普通的事例尚且可以这样使用,那么,经典的材料能不能做到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地使用呢?
为什么要用“经典材料”?
1、运用“经典材料”的优势:
有利于你写出有文化内涵的、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有一定文采的考场作文。具体地说有以下优势:
A、任何程度的学生,均有了解和掌握;
B、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
C、有典范的甚至诗意化的表述可资借鉴,易于操作;
D、经典材料的叙述容易书面化,能有效避免语言口水化;
E、经典材料的阐释空间较大,因而具有“百变通”的可能,方便你在作文中普遍运用。
“经典材料”能否“百变通”,做到以一当十?
回答是肯定的。只要稍微圆通一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运用于不同的话题、不同的观点的作文之中。这是因为:经典材料,无论是历史文化名人,还是经典思想,还是形象化的经典意象或经典场景,都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人生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他们的性格和生平中,能够提炼出丰富的思想,几乎能够对应所有的考场作文。如何使用“经典材料”?
A、首先分析这材料的用途;
B、其次要学会变换角度进行发散思维,头脑变得圆通一点。
经典材料通用示范:
以“陶渊明”的材料,来应对一些高考作文题目的写作。
(1)2006年全国高考卷1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陶渊明尽管有“猛志逸四海”,有大济苍生之志,但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在那样的时代,他的才能还不足以在那条路上走通,所以就归隐田园,做他的诗,采他的菊,喝他的酒去了。陶渊明没有像这个题目中的乌鸦那样,行也要行,不行也要行——他没有因为渴望政治上的成就,就像屈原那样上路走到天黑,投汨罗江而死;也没有像杜甫那样,明明只有诗才,却偏偏自诩有能力“致君尧舜上”。这就是陶渊明明智、通达、可爱的地方。
陶渊明不善于写那种字句华丽的诗,与他那个时代崇尚藻饰的诗歌风格格格不入。他没有铺陈华藻的才能,但他却善于开掘题材,开创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田园诗风。他的诗风质朴醇厚,这是另一种才能。陶渊明很明智,他没有忘记自我而去盲目模仿别人,因了不求其同,反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如果天空上飞翔的都是捕捉小羊的鹰群,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具有相同能力的一种生物,这个单一的世界将会非常可怕
(2)08天津卷
请以“人之常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确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少于800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人追求名利,有的人追求物质享受,林林总总,不一
而足,这都是人之常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也曾出仕为官,幻想在政治舞台上一展抱负,这是人之常情,试想哪个读书人不想“学而优则仕”呢?哪一个有志之士不想为“帝王师”呢?名与利,功与禄,取之有方,用之无愧。人之常情,实不为过。但当他的人格尊严收到侮辱之时,他能坚守理想、信仰,当官场污秽不堪之时,他能毅然“不为五斗米折腰”,最终“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的可贵在于他突破了人之常情,面对浊世,多数人选择的是同流合污,这是人之常情嘛。而陶渊明一身傲骨,不低头,不苟且,做不合常情之举,做不违心之事,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洒脱。
(3)2006四川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思”与“恋”,“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反省,不都是陶渊明反躬自问而求得的领悟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为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不明明就是扣住了话题中的两个“问”吗?陶渊明的归隐,就是自问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答案,官可以不做,人格必须得到保全。至于他梦想的“桃花源”,就算比不上屈原玄奥的“天问”,也可算得上是一种对理想生存境界的求索和追问吧。
(4)2006辽宁高考作文题目(60分):
题目:肩膀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陶渊明与“担当”或“承担”有何关系?或许你觉得,陶渊明跑进田园,看起来是逃避。但换
个角度思考,他实际上是为了获得人格的独立,不愿与当时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因而他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那些缺少道德担当的人,则可能与世浮沉。这样,陶渊明就你塑造成一个有所担当的榜样,顺理成章地写进这篇作文中了。
不过,你也可以产生另一种立意:陶渊明躲进田园,是逃避社会责任,只顾独善其身——陶渊明归隐田园,也许他对自己算是负责了,但他的肩膀似乎有些柔弱,挑起了自己的人生,却卸下了社会的责任。一个人去喝酒,去采菊,固然可以“悠然见南山”,“而无车马喧”;然而,这种悠然和寂静中,恐怕只是自私的人生态度,给弱者以精神空间,却无法呈现出人类伟大的精神力量。杰出人物有时也难免作出世之想,孔子就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的话,但他最终还是觉得“鸟兽不可与同群”——他有使命感、责任感,不愿做退耕的“荷蓧丈人”,不愿躲进桃花源般的乌托邦。在孔子看来,任何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