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时间:2020-12-30 22:03:13 写景作文

【篇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的:

1、背诵本诗

2、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难点:了解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解题

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二、赏析: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弃置:抛弃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在当时这些地方都是很荒僻偏远的。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空:白白地翻:反而

这一联中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

作者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的悼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现实意义?

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诚然,“沉舟”“病树”是常有的事。沉船事件发生后,千帆仍然浩浩荡荡;这里的树木枯败了,那边的树林还十分茂盛,可以引申为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永远保持一颗生机勃勃的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最重要的。让我们的心中永远留住这春天的美景,念念向善、念念向生!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

凭:借长:增长,振作

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5、在这首诗中作者的感情前后有何变化?

辛酸和愤懑-悲愤、惆怅-开朗、乐观-坚定、乐观

三.主题:

本诗通过写诗人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附: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默写背诵诗歌

【篇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设计

一、导入,简介诗歌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此来认识一下这位不服输不言败执着而又乐观的一代诗豪。

学生介绍作者。幻灯片,作者

幻灯片,生齐读古诗

幻灯片背景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再遭贬。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最高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任期满,被召回京。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苏州刺史任满罢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被贬),他乡相逢,格外兴奋。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对他长期被贬表示同情。刘禹锡读后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白居易。

幻灯片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

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大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解题:(提问学生黑体字后幻灯片)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我个人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诗歌大意:学生先翻译。

幻灯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二、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

三、结合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1、请从前四句诗中各找出一个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

幻灯片:诗中哪些句子和白诗相应?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作者并没有直率地倾诉自己因无罪而长期遭贬的不幸,而是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渲染,让人在了解和同情使人痛苦经历的同时感受到压抑着的激愤心情。

一个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凄凉:诗人参与改革,本是为国为民,谁料却被贬到这荒凉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凉。凄凉的不是“巴山楚水”这个地方,而是诗人的内心。

弃置:诗人这一被贬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几个这样的二十三年啊?最可能有所作为的一段大好时光就这样虚度了,诗人感觉自己就像被朝廷抛弃了一样,内心中的酸楚与痛苦简直无法言传。

首联:以凄凉的心情回顾被贬地点远、时间长,以及悲愤之情

颔联涉及到哪些典故?作者为什么要选用它们?

(幻灯片)表达对受害的王叔文等人的怀念

(幻灯片)颔联:借用典故,表达对受害的王叔文等人的怀念,以及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空:诗人“怀旧”应该是怀念当初一同参与改革的旧友,可自己身处“巴山楚水”,又怎能与旧友相见,再三吟诵《思旧赋》又有何用?更何况这些旧友多受到迫害,很多已不在人世。一个“空”,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翻:回到家乡,本应该倍感亲切,家乡的人与物都是自己一生的眷恋啊。可二十三年的别离,家乡变化太大了,已经无人相识。“翻”在这应该是“却”的意思,写出了自己回到家乡恍如隔世的感觉,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这其中同样满含着的是酸楚与痛苦啊。

2、再读前四句诗,读出诗人心中的感情。(突出“凄凉”“弃置”“空”“翻”)

3、指导学生诵读后四句诗,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由沉郁到昂扬)通过诵读表现出来。

颈联中出现了哪些形象?有什么作用?

沉舟、病树(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千帆、万木(喻)仕途得意的新贵

感慨身世的激愤之语

新生事物必然发展,社会必然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4、深入体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的胸怀。此时的诗人想到了什么?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提供今人对刘禹锡这两句诗的解读材料:

人生何不是如此,生命拥有了青春和活力,人生填写了奋斗和收获,必须要“荣归故里,衣锦还乡”。新的必然要替代陈旧,诞生与死亡都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是生命永远延续的催化剂,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面对老去,应该释放大度、无私、宽容和坦然;

面对青春,应当获取拼搏,谦逊,珍惜和自律。

这才是健康,发展,文明和生机勃勃的人类生命链。

这是我读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后人赋予的哲理: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腐朽的事物必然衰败,新的事物总是要胜利的,我们不应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感叹,相反,应该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新生的事物上面。

教师讲解:

“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茫茫宇宙间,你我只不过是一蚍蜉而已,我刘梦得今日虽已是“沉舟病树”,可我之后,依旧千帆竞发,万物争春啊!一个为国家前途而遭受不白之贬长达二十几年的人,还能淡定的说出这般理智的话,可见其内心是多么的强大多么顽强!多么的积极和乐观。后人对这一千古名句推崇备至,一是诗句中包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更重要的

是他内心的豁达乐观和不屈不挠不怕打击的倔强意志。

尾联写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与友人共勉。点明酬赠题意。

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5、引入刘禹锡的另两首诗,进一步体会刘禹锡的顽强豁达精神。

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诗人被贬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10年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于是诗人再度遭贬,一去就是12年。12年后,诗人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依然如故,不改初衷,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不懈斗争精神,一直为后人敬佩。“前度刘郎”也成为流传之今的成语。

6、带有感情的再读后四句诗。

7、再读完整的诗。引导学生注意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前四句要读的沉郁艰涩,后四句要读的昂扬乐观。

四、总结归纳。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表现出刘禹锡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体现了刘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这就是刘禹锡。

五、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

板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凄凉千帆过

弃置万木春

空歌一曲

翻长精神

愤懑凄苦豁达乐观

写作手法

1、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

2、运用典故,含义丰富

3、运用对比,将人生哲理寓于景物之中。

【篇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设计分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设计分析

张丽萍

教学目的:

1、诗歌中表达的愤激和沧桑感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陈代谢的自然哲理,以及现在对名句的新的理解

3、对学生进行诗歌赏析的训练,学习写简单的赏析文章。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赏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本剧表演:情景表演激趣,导入新课。

时间:早上

地点:扬州

人物:刘禹锡、白居易。(由学生们推选两个表演出色的学生来演)

服装和道具:报纸折的唐朝的帽子两顶。纸折叠的腰带两根;酒壶一个,酒杯两个,盘子一个。

表演背景:(由班上一个同学来介绍):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咱们表演就从这里开始。

台词:白居易(略显醉态):刘兄。你远在巴山楚水凄凉之地,过着寂寞的生活,满朝那么多官员,唯独你多次被贬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来来来!你为我倒酒,我为你击盘而歌!

(边举杯喝酒,边用筷子击盘吟诵)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眼含热泪):白兄。好久不见了。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你老了我也老了,青春年华就这样逝去了。我在边远之地寂寞倒是不觉得苦啊!苦的是我满腔热情无处可施啊!白白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浪费了我的青春!不过,我们还要往前走。今天我听了白兄的一首诗,很是感慨!罢罢罢!我也吟诗一首来酬和一下。

(筷子击盘吟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感谢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

二、解题。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我个人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三、放配乐音乐背景教师范读课文,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提醒学生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

四、学习活动(一)

(一)学生初读课,谈谈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在谈时,能说出诗的一个点就可以了,但必须做到有依有据,言之有理,不能牵强附会,空穴来风。用“我从诗中读出了„„”的句式)

(二)自由朗读,说出你们觉得这首诗最难解释的一句。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反复朗读,明确断句,情绪(伤感、惆怅、感慨万千)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难点在于典故,一联内连用两个典故。大家找出。

读注释,讲一讲。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闻笛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烂柯人——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后来,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

4、向秀所作是《思旧赋》,诗中为什么写成“闻笛赋”呢?

增加了故事情节,突出悲伤之情。

5.试着解释诗句:

怀念旧日朋友,独自徒劳的吟诵古人的诗文;昔人已逝,不能听到了,回到故乡,人非物非,恍若隔了上百年。

学习活动(二)

1.找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朗读,明确断句,情绪(乐观向上,音调上扬)。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贬谪的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3.从此句中你休会诗人怎样的心境?

不因自己的遭遇而忧伤、惆怅,表现出了他的达观和豁达胸襟。

学习活动(三)

1.学生品读诗的最后一句,感受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多遍,感受诗跌宕起伏的情感、沉郁中透出的豪放。

六、作业;

(1)默写这首诗

(2)结合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理解,试着赏析一下这首诗歌。

教学分析: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精湛的语言,独特的结构、韵律和意境而流传至今。但古诗词的遣词造句有别于现代汉语语言,词义和语意更有时代差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对话中还是会出现不少难题。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对话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构古典诗歌中的情境,“站在作者的立场,尽量复原或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并努力剥茧抽丝、取其精华。”(窦桂梅语)引领学生在情境中走近诗人,因此我独具匠心地设计了课本剧的形式来导入。在表演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在训练中进人诗人的思想世界,在诗词中“走一个来回”。

本课的设计并没有从传统的作家简介开始,诵读诗歌,然后释诗句的意思,背诵。而是恰当地只讲重点句和难点句,其他少讲或不讲。不拖泥带水,既避免了满堂灌,也让课堂时间得到最大值的收获。

我的这个设计还改变了以往的背诵传统。为了增加学生们的兴趣,我把千篇一律的背诵诗歌改成唱诗歌表演了。其实学生们在去寻找适合的曲调来谱这首诗歌的时候,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完成了诗歌背诵的环节。

总之教学诗歌,品读很重要。一字一句总关情。一定要给足学生们时间去读

①自主读:给足时间读出“诗意”

②引导读:点拨方法读出“诗情”

③想象读:进入意境读出“诗韵”

不过这个教学设计很花时间,他需要师生都要花很多时间去预习和准备。不过倒是很符合韩立福博士所讲的:课前两周师生备,学生唱戏师搭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设计

遵义县新站中学:张智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诗歌中表达的愤激和沧桑感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陈代谢的自然哲理,以及现在对名句的新的理解

3、对学生进行诗歌赏析的训练,学习写简单的赏析文章。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赏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重现情景,导入新课。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

席间,白居易(略显醉态):刘兄。你远在巴山楚水凄凉之地,过着寂寞的生活,满朝那么多官员,唯独你多次被贬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来来来!你为我倒酒,我为你击盘而歌!(边举杯喝酒,边用筷子击盘吟诵)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眼含热泪):白兄。好久不见了。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你老了我也老了,青春年华就这样逝去了。我在边远之地寂寞倒是不觉得苦啊!苦的是我满腔热情无处可施啊!心中可感慨万千了。

二、解题。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我个人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三、教师范读课文,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提醒学生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

四、学习活动(一)

(一)学生初读课,谈谈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在谈时,能说出诗的一个点就可以了,但必须做到有依有据,言之有理,不能牵强附会,空穴来风。用“我从诗中读出了„„”的句式)

(二)自由朗读,说出你们觉得这首诗最难解释的一句。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反复朗读,明确断句,情绪(伤感、惆怅、感慨万千)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难点在于典故,一联内连用两个典故。大家找出。

读注释,讲一讲。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闻笛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烂柯人——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后来,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

4、向秀所作是《思旧赋》,诗中为什么写成“闻笛赋”呢?

增加了故事情节,突出悲伤之情。

5.试着解释诗句:

怀念旧日朋友,独自徒劳的吟诵古人的诗文;昔人已逝,不能听到了,回到故乡,人非物非,恍若隔了上百年。(表现了在物是人非的时光流失中的那种伤感、惆怅、感慨万千这情)

学习活动(二)

找出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朗读,明确断句,情绪(乐观向上,音调上扬)。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贬谪的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3.从此句中你休会诗人怎样的心境?

不因自己的遭遇而忧伤、惆怅,表现出了他的达观和豁达胸襟。

学习活动(三)

1.学生品读诗的最后一句,感受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多遍,感受诗跌宕起伏的情感、沉郁中透出的豪放。

六、作业;

(1)默写这首诗

(2)结合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理解,试着赏析一下这首诗歌。(可以从诗的语言、诗的思想上着手)

【篇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

齐勤

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2、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识记这首诗的出处,作者及所处的年代。

4、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难点:了解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板书),诗中有两位故人,他们是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酬:酬谢。‘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二、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

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三、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感情。边读边思考:

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四、名句赏析:

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在当时这些地方都是很荒僻偏远的。

②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也有人认为这句是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

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5、主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附: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五、五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默写背诵诗歌

3、关于本文的主题。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通意义。后人用此句,并不和诗人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篇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案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2、品析诗歌,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人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诗歌写作背景。

1、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此来认识一下这位不服输不言败执着而又乐观的一代诗豪。

2、学生读注解,介绍本诗创作背景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再遭贬。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最高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任期满,被召回京。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苏州刺史任满罢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被贬),他乡相逢,格外兴奋。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对他长期被贬表示同情。刘禹锡读后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白居易。

二、指导朗读。

1、学生自读(要求:读注解,圈点勾画自己已读懂或未读懂的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老师朗读的语调和情绪。

3、生齐读师领读全诗。

4、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

三、结合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1、朗读全诗,找到关键词,说说诗人的处境。

凄凉地弃置身

2、试揣摩诗人此时的情感

凄凉:诗人参与改革,本是为国为民,谁料却被贬到这荒凉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凉。凄凉的不是“巴山楚水”这个地方,而是诗人的内心。

弃置:诗人这一被贬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几个这样的二十三年啊?最可能有所作为的一段大好时光就这样虚度了,诗人感觉自己就像被朝廷抛弃了一样,内心中的酸楚与痛苦简直无法言传。

3、在这漫长的二十三年中,诗人是怎样度过的呢?诗人内心的情感又如何呢?怀旧空吟

空:诗人“怀旧”应该是怀念当初一同参与改革的旧友,可自己身处“巴山楚水”,又怎能与旧友相见,再三吟诵《思旧赋》又有何用?更何况这些旧友多受到迫害,很多已不在人世。一个“空”,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4、无数个漫漫长夜,诗人思绪万千。二十三年的离别,二十三年后重回故乡,等待他的是什么呢?

翻:回到家乡,本应该倍感亲切,家乡的人与物都是自己一生的眷恋啊。可二十三年的别离,家乡变化太大了,已经无人相识。“翻”在这应该是“却”的意思,写出了自己回到家乡恍如隔世的感觉,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这其中同样满含着的是酸楚与痛苦啊。

谈话拓展:物是人非啊!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展示比较)

5、朗读前四句,读出诗人心中的感情。(突出“凄凉”“弃置”“空”“翻”)

6、诗人的遭遇,引起了朋友的不平,白居易在酒酣耳热之际击盘而歌。(展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7、指导学生诵读后四句诗,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由沉郁到昂扬)通过诵读表现出来。

8、深入体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的胸怀。此时的诗人想到了什么?

“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茫茫宇宙间,你我只不过是一蚍蜉而已,我刘梦得今日虽已是“沉舟病树”,可我之后,依旧千帆竞发,万物争春啊!一个为国家前途而遭受不白之贬长达二十几年的人,还能淡定的说出这般理智的话,可见其内心是多么的强大多么顽强!多么的积极和乐观。后人对这一千古名句推崇备至,一是诗句中包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豁达乐观和不屈不挠不怕打击的倔强意志。

9、《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思是说:不要说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这里诗人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种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0、带有感情的再读后四句诗。

11、、再读完整的诗。引导学生注意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前四句要读的沉郁艰涩,后四句要读的昂扬乐观。

四、总结归纳。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表现出刘禹锡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体现了刘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这就是刘禹锡。

五、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

板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凄凉千帆过

弃置万木春

空歌一曲

翻长精神

愤懑凄苦豁达乐观

【篇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

《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陈代谢的自然哲理,以及现在对名句的新的理解;

3、懂得古代文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旷达开朗,奋发自励的情怀。教学重点: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方法:朗读、赏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由诗人别号导入)

李白:诗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杜甫:诗圣(露成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居易:诗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写诗刻苦成魔一般,当时的人们称他“诗魔”。诗人间也有互送别称的,白居易就曾送人“诗豪”的别称。)提问:诗豪是谁呢?(刘禹锡)

二、预习交流:

1、背景介绍。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2、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一种新体载。终为一代大师。

3、解题。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我个人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4、注释。

(1)二十三年: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官,前后共二十三年。

(2)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

(3)长(zhǎng):增长,振作。

三、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1、听录音示范朗读,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请每个同学在自己的小组里,用优美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力求全面理解诗歌的意境。

诗歌大意: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四、再读诗歌,体会感情。

首联: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颔联: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颈联:诗人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弃置身”愤激之情

颔联:运用典故。《闻笛赋》“烂柯人”感叹之情

颈联:千古名句。“沉舟”“病树”自比之意

尾联:点睛之笔。“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之慨

五、细读诗歌,揣摩哲理。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刘禹锡消沉颓唐。他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正如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六、学生自主复习整理。

七、作业安排:背默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