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篇:刘禹锡

时间:2021-12-15 22:26:41 名家名篇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称:“彭城刘梦得,诗之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如梦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他有写时事之作,如《平齐行》、《城西行》、《平蔡州》等。另外,他感世伤怀、托物寓情之作甚多,如《养鸷词》、《聚蚊谣》、《读张曲江集作》、《有獭吟》、《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等,都反映他虽受打击而气骨桀骜、毫不屈服的精神。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如《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等,皆为人们传诵,而尤为后人称道的是他学习民歌的成绩卓著,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生平详见《新唐书》卷一六八。有《刘宾客文集》。

陋室铭

【题解】

本文为一散文。最初见于宋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作者在洛阳有故居“陋室”。开成元年(836),其回洛阳担任分司闲官,作此铭以自励。文章抒写了作者虽身居陋室,却怡然自乐,洁身自好的情趣。铭,一种警戒兼褒赞性韻文。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题解】

见《刘梦得文集》。宝历六年(826),作者由和州刺史调任洛阳,北返途经扬州,时白居易因病罢苏州刺史回洛阳,二人相遇。白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作者以此诗酬答。诗述巴山楚水,播迁二十三年,旧游零落,人事变迁。然而新旧更替,荣衰代谢,比自然之势,宜以欢喜、豁达视之。诗中抒发了久贬北返的沧桑之感。白居易,字乐天。

【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竹枝词(其一)

【题解】

见《刘梦得文集》。诗写少女初恋时的忐忑心情。《竹枝》原是古巴渝(今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刺史任内写的。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乌衣巷

【题解】

见《刘梦得文集》,组诗《金陵五题》中第二首。笔触曲折,意境深远。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南,其地本吴时乌衣营所在地,营中士兵皆穿乌衣,故名。

【原文】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