𪉤

𪉤
拼音 [cuó] 注音ㄘㄨㄛˊ
总笔画17画
简体部首鹵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鹵部
五笔UDHO 仓颉THYWI
郑码UCJO
结构左上包围
统一码2A264
笔顺丶ノ一一一ノ丨一丨フノ丶丶丶丶丶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𪉤字UNICODE编码U+2A264,10进制: 172644,UTF-32: 0002A264,UTF-8: F0 AA 89 A4。

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𪉤

鹺【亥集下】【鹵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昨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𠀤音醝。《說文》鹹也。河內謂之齤,沛人言若虘。《禮·曲禮》鹽曰鹹鹺。《註》大鹹若鹺,鹽味之厚也。

《集韻》仕知切,音齤。義同。《集韻》亦書作齤。別作醝,非。

说文解字

𪉤【卷十二】【鹵部】

鹹也。从鹵,差省聲。河内謂之𪉤,沛人言若虘。昨河切

说文解字注

𪉤)鹹𪊁也。𪊁字各本缺。淺人謂複字而刪之也。今補。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鹽曰鹹鹺。鄭注。大鹹曰鹺。今河東云。按鹹𪊁古語、不容刪字。从鹵。𢀩省聲。昨河切。十七部。河內謂之𪊁。鄭言河東皆魏地。沛人言若虘。五字當作讀若𨙶人言䣜六字。𨙶郡酇縣字本作䣜。其土音讀在何切。𪊁之讀如此也。䣜見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