𦚧

𦚧
拼音 [chǔn] 注音ㄔㄨㄣˇ
总笔画10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肉部
五笔EQJG 仓颉BPA
郑码QRK
结构左右
统一码266A7
笔顺ノフ丶一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𦚧字UNICODE编码U+266A7,10进制: 157351,UTF-32: 000266A7,UTF-8: F0 A6 9A A7。

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𦚧

𦚧【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如順切,音閏。《說文》𦚧䏰,蟲名。借地名。漢中有𦚧䏰縣,地下多此蟲,因以爲名。考其義,當作潤蠢。

《集韻》尺尹切,音蠢。𦚧䏰,縣名。在漢中。《韓愈·韋侍講盛山十二詩序》讀而歌詠之,令人欲棄百事,往而與之遊,不知其出於巴東,以屬𦚧䏰也。《註》洪氏云:開州盛山郡,義寧二年置,後名𦚧䏰縣,故城在今夔州雲安縣西。◎按此則縣名上去二音皆可讀。《集韻》或从勻。俗作朐,非是。

说文解字

𦚧【卷四】【肉部】

𦚧䏰,蟲名。漢中有𦚧䏰縣,地下多此蟲,因以爲名。从肉旬聲。考其義,當作潤蠢。如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