𠂢

𠂢
拼音 [pài] 注音ㄆㄞˋ
总笔画6画
简体部首丿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REU 仓颉HHV
郑码PDRH
结构左上包围
统一码200A2
笔顺ノノ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𠂢pài(ㄆㄞˋ)

⒈  同“派”。水之支流。

统一码

𠂢字UNICODE编码U+200A2,10进制: 131234,UTF-32: 000200A2,UTF-8: F0 A0 82 A2。

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𠂢

𠂢【子集上】【丿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𠀤派本字。《說文》水之衺流別也。从反永。《徐鍇曰》永,長流也,反則分派也。《周伯琦曰》俗作派,非。

说文解字

𠂢【卷十一】【𠂢部】

水之衺流,別也。从反永。凡𠂢之屬皆从𠂢。讀若稗縣。匹卦切〖注〗徐鍇曰:“永,長流也。反卽分𠂢也。”

说文解字注

𠂢)水之衺流別也。流別者、一水岐分之謂。禹貢曰。漾東流爲漢。沇東流爲?。江東別爲沱。此言流別之始。釋水詳之。自河出爲灉、濟爲濋已下是也。流別則其勢必衺行。故曰衺流別。𠂢與水部派音義皆同。派葢後出耳。衺流別、則正流之長者較短而巠理同也。故其字从反永。从反永。匹卦切。十六部。凡𠂢之屬皆𠂢。讀若稗縣。禾部曰。琅邪有稗縣。今地理志作椑縣。誤也。小徐本作蜀稗縣。非。蜀衹有郫縣。音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