隫
拼音 [fén] 注音ㄈㄣˊ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阜部
五笔BFAM 仓颉NLJTC
郑码YEEL 四角74286
结构左右
统一码96AB
笔顺フ丨一丨一丨丨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én(ㄈㄣˊ)

⒈  古同“坟”。

⒉  水边。

统一码

隫字UNICODE编码U+96AB,10进制: 38571,UTF-32: 000096AB,UTF-8: E9 9A AB。

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隫

隫【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集韻》符分切,音汾。與墳同。《管子·地員篇》若在陵在山,在隫在衍。○按字彙作隫,附十二畫,非。今攺正。

说文解字

墳【卷十三】【土部】

墓也。从土賁聲。符分切〖注〗𡏶,古文。

说文解字注

(墳)墓也。此渾言之也。析言之則墓爲平處。墳爲高處。故檀弓孔子曰。古者墓而不墳。邯鄲淳孝女曹娥碑曰。丘墓起墳。鄭注禮記曰。墓謂兆域。今之封塋也。土之高者曰墳。此其別也。方言曰。冢、秦晉之閒謂之墳。或謂之培。或謂之堬。或謂之埰。或謂之埌。或謂之壠。自關而東謂之丘。小者謂之塿。大者謂之丘。此又別國方言之不同也。墳之義多引申叚借用之。如厥土黑墳。公置之地、地墳。此引申之用也。如遵彼汝墳。借墳爲坋。周禮墳衍。借墳爲濆也。从土。賁聲。符分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