虇
拼音 [quǎn] 注音ㄑㄨㄢˇ
总笔画23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20画
总笔画 23画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AXAY 仓颉TNTG
郑码EYJN 四角44215
结构上下
统一码8647
笔顺一丨丨フ一フ一丨丨丨フ一丨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uǎn(ㄑㄨㄢˇ)

⒈  芦苇一类植物的嫩芽。

⒉  竹笋。

统一码

虇字UNICODE编码U+8647,10进制: 34375,UTF-32: 00008647,UTF-8: E8 99 87。

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虇

虇【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7画,部外筆画:21画

《唐韻》去阮切,音綣。《爾雅·釋草》其萌虇。《註》江東呼蘆筍爲虇,則萑葦之類,其初生者皆名虇。

《廣韻》去願切,音勸。《集韻》連員切,音權。義𠀤同。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虇

虇【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7画,部外筆画:21画

《唐韻》去阮切,音綣。《爾雅·釋草》其萌虇。《註》江東呼蘆筍爲虇,則萑葦之類,其初生者皆名虇。

《廣韻》去願切,音勸。《集韻》連員切,音權。義𠀤同。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