蔋
拼音 [dí] 注音ㄉ一ˊ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AIHC 仓颉TEYE
郑码EVKX 四角44147
结构上下 电码9115
统一码850B
笔顺一丨丨丶丶一丨一一丨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í(ㄉ一ˊ)

⒈  〔蔋蔋〕光秃无草木的样子,如“旱既大甚,蔋蔋四川。”亦作“涤涤”。

统一码

蔋字UNICODE编码U+850B,10进制: 34059,UTF-32: 0000850B,UTF-8: E8 94 8B。

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蔋

蔋【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徒歷切,音廸。《玉篇》卽滌字,旱氣也。《詩·大雅》旱旣太甚,蔋蔋山川。

《集韻》兹消切,音焦。旱山無草曰蔋。

式竹切,音叔。徒沃切,音毒。義𠀤同。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蔋

蔋【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徒歷切,音廸。《玉篇》卽滌字,旱氣也。《詩·大雅》旱旣太甚,蔋蔋山川。

《集韻》兹消切,音焦。旱山無草曰蔋。

式竹切,音叔。徒沃切,音毒。義𠀤同。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