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
拼音 [nóng] 注音ㄋㄨㄥˊ
繁体 总笔画10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EPEY 仓颉BHBV
郑码QWRH 四角74232
结构左右 电码5240
区位3707
统一码8113
笔顺ノフ一一丶フ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脓(膿)nóng(ㄋㄨㄥˊ)

⒈  疮口流出来的黄白色汁液,是死亡的白血球、细菌及脂肪等的混合物:脓包。脓胸。脓肿。

统一码

脓字UNICODE编码U+8113,10进制: 33043,UTF-32: 00008113,UTF-8: E8 84 93。

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脓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异体字

𧗕𪾙

汉英互译

purulence、pus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nóng

〈名〉

(1) (形声。从肉,农声。本义:从疮口流出的黄绿色粘液) 同本义 [pus]

脓血流离。——《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脓血(脓和血的混合物);脓团(脓包。身体局部组织化脓时因脓液积聚而形成的隆起物)

词性变化

nóng

〈动〉

腐烂 [decompose]

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水芟之,草悉脓死。——《齐民要术》

nóng

〈形〉

(1) 肥硕 [fat]

玄熊素肤,肥豢脓肌。——《文选·曹植·七启八首》

(2) 同“醲”。浓厚。特指浓烈的酒 [strong]

甘脆肥脓,命之腐肠之药。——汉· 枚乘《七发》

常用词组

脓包,脓包儿、脓疮、脓毒症、脓疱、脓胸、脓肿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脓

膿【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𠀤奴冬切,音農。《說文》腫血也。《玉篇》癰疽潰也。《史記·倉公傳》後八日嘔膿。

《釋名》膿,醲也,汁醲厚也。《曹植·七啟》肥豢膿肌。

爛也。《齊民要術》水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以鐮浸水芟之,草悉膿死。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