繠
拼音 [ruǐ] 注音ㄖㄨㄟˇ
总笔画18画
简体部首糸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 18画
五笔NNNI 仓颉PPPF
郑码WZWZ 四角33903
结构上下 电码8989
叠字
统一码7E60
笔顺丶フ丶丶丶フ丶丶丶フ丶丶フフ丶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ruǐ(ㄖㄨㄟˇ)

⒈  下垂的样子:“佩玉繠兮,余无所系之。”

⒉  聚。

⒊  茸。

⒋  古同“蕊”,花蕊。

统一码

繠字UNICODE编码U+7E60,10进制: 32352,UTF-32: 00007E60,UTF-8: E7 B9 A0。

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繠

繠【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如壘切《集韻》《韻會》乳棰切《正韻》如累切,𠀤音蘂。《廣韻》茸也,垂也。

佩垂貌。《左傳·哀十三年》吳申叔儀乞糧于公孫有山氏,曰:佩玉繠兮,余無所繫之。《註》繠然服飾備也。

《集韻》汝垂切。義同。

说文解字

繠【卷十】【惢部】

垂也。从惢糸聲。如壘切文二

说文解字注

(繠)𠂹也。𠂹各本作?。誤。今正。左傳曰。佩玉繠兮。余無所繫之。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注云。繠然、服飾僃也。按繠然、垂意。左氏繠繫睨爲韵。古音十六部也。从惢糸。各本下有聲字。今刪。此會意字。糸者、所以系而垂之也。不入糸部者、重惢也。惢亦聲。如壘切。古音在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