瓒
拼音 [zàn] 注音ㄗㄢˋ
繁体 总笔画20画
简体部首王部 部外笔画16画
总笔画 20画
五笔GTFM 仓颉MGHUO
郑码CMRL 四角14182
结构左右 电码3895
区位7222
统一码74D2
笔顺一一丨一ノ一丨一ノフノ一丨一ノフ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瓒(瓚)zàn(ㄗㄢˋ)

⒈  古代祭祀用的一种像勺子的玉器。

统一码

瓒字UNICODE编码U+74D2,10进制: 29906,UTF-32: 000074D2,UTF-8: E7 93 92。

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瓒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zàn

〈名〉

(1) (形声。从玉,赞声。本义:质地不纯的玉)

(2) 同本义 [impure jade]

瓒,三玉、二石也。——《说文》。徐锴系传:“谓五分玉之中二分是石。”

(3) 古代祭祀时用的玉勺子 [ceremonial ladle made of jade]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诗·大雅·旱麓》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瓒

瓚【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徂贊切《集韻》《正韻》才贊切《韻會》在但切,𠀤音㜺。《說文》三玉二石也。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徐曰》瓚,亦圭也。圭狀,剡上邪銳之。于其首爲勺形,謂之瓚。于其柄爲注水道,所以灌。瓚之言贊,進也,以進于神也。《集韻》一曰祼器。《韻會》宗廟祼器,形如槃。《詩·大雅》瑟彼玉瓚。《傳》玉瓚,圭瓚也。《疏》正義曰:瓚者,器名。以圭爲柄,圭以玉爲之,指其體謂之玉瓚,據成器謂之圭瓚。漢禮,瓚槃大五升,口徑八寸,下有槃口,徑一尺,則瓚如勺,有槃以承之也。天子之瓚,其柄之圭長尺有二寸,其賜諸侯,蓋九寸以下。《又》釐爾圭瓚。《傳》九命錫圭瓚。《前漢·揚雄傳》𤣥瓚觩䚧。《註》服䖍曰:以𤣥玉飾之,故曰𤣥瓚。張晏曰:瓚受五升,口徑八寸,以圭爲柄,用灌鬯。觩䚧,其貌也。

《廣韻》藏旱切《集韻》在坦切《韻會》才旱切,𠀤音趲。義同。叉人名。《正韻》漢書註:臣瓚不言姓。按水經注引薛瓚註漢書,是姓薛也。

《集韻》則旰切,音贊。圭也。一曰雜名。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瓒

瓚【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徂贊切《集韻》《正韻》才贊切《韻會》在但切,𠀤音㜺。《說文》三玉二石也。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徐曰》瓚,亦圭也。圭狀,剡上邪銳之。于其首爲勺形,謂之瓚。于其柄爲注水道,所以灌。瓚之言贊,進也,以進于神也。《集韻》一曰祼器。《韻會》宗廟祼器,形如槃。《詩·大雅》瑟彼玉瓚。《傳》玉瓚,圭瓚也。《疏》正義曰:瓚者,器名。以圭爲柄,圭以玉爲之,指其體謂之玉瓚,據成器謂之圭瓚。漢禮,瓚槃大五升,口徑八寸,下有槃口,徑一尺,則瓚如勺,有槃以承之也。天子之瓚,其柄之圭長尺有二寸,其賜諸侯,蓋九寸以下。《又》釐爾圭瓚。《傳》九命錫圭瓚。《前漢·揚雄傳》𤣥瓚觩䚧。《註》服䖍曰:以𤣥玉飾之,故曰𤣥瓚。張晏曰:瓚受五升,口徑八寸,以圭爲柄,用灌鬯。觩䚧,其貌也。

《廣韻》藏旱切《集韻》在坦切《韻會》才旱切,𠀤音趲。義同。叉人名。《正韻》漢書註:臣瓚不言姓。按水經注引薛瓚註漢書,是姓薛也。

《集韻》則旰切,音贊。圭也。一曰雜名。

说文解字

瓚【卷一】【玉部】

三玉二石也。从玉贊聲。《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徂贊切

说文解字注

(瓚)三玉二石也。从王。贊聲。徂贊切。十四部。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埓。玉石半相埓也。攷工記玉人曰。天子用全。上公用龍。矦用瓚。伯用將。注。鄭司農云。全、純色也。龍當爲尨。尨謂雜色。玄謂。全、純玉也。瓚讀如𩜾之?。龍、瓚、將皆雜名也。卑者下尊以輕重爲差。玉多則重。石多則輕。公矦四玉一石。伯子男三玉二石。按許君龍作駹。從先鄭易字也。埓、許鄭同。皆不作將。倘是將字。鄭不得釋爲雜。鄭已後傳寫失之。鄭云。公矦四玉一石。則記、文不當公矦公別異名。許說爲長。戴先生曰。此葢泛記用玉爲飾之等。玉裁謂。此與祼圭之瓚異義。許不言祼圭之瓚者。葢其字古衹作贊。黃金爲勺、不用玉也。詩謂之玉贊。圭贊者、以贊助祼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