掜
拼音 [nǐ] [niè] [yì] 注音ㄋ一ˇ ㄋ一ㄝˋ 一ˋ
总笔画11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手部
仓颉QHXU
郑码DNRD 四角57012
结构左右
统一码639C
笔顺一丨一ノ丨一フ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ǐ(ㄋ一ˇ)

⒈  古同“拟”。

⒉  不从。

统一码

掜字UNICODE编码U+639C,10进制: 25500,UTF-32: 0000639C,UTF-8: E6 8E 9C。

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掜

掜【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研啓切《集韻》《韻會》吾禮切,𠀤倪上聲。擬也。《前漢·揚雄傳》作太玄五千文,有首衝錯測攡瑩數文掜圖告十一篇。一曰不從也。

《集韻》研計切,音詣。寄也,捉也。《莊子·庚桑楚》兒子終日握而手不掜。《註》掜音藝。手筋急也。

《唐韻》妳佳切《集韻》尼佳切,𠀤音䍲。搦也。

《正韻》魚列切,音孽。捻聚也。俗作揑。

姓。《奇姓通》明掜大倫,奉詔往諭佛菻國。

《正韻》掜,亦作摰。○按掜隉義別,不必與摰混。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