尩
拼音 [wāng] 注音ㄨㄤ
总笔画8画
简体部首尣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尢部
五笔WQGD 仓颉CUMG
郑码ORC 四角81211
结构左下包围
统一码5C29
笔顺ノ丶ノフ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āng(ㄨㄤ)

⒈  同“尪”。

统一码

尩字UNICODE编码U+5C29,10进制: 23593,UTF-32: 00005C29,UTF-8: E5 B0 A9。

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𡯁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尩

尩【寅集上】【尢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光切。同𡯁。《說文》跛曲脛也,本作尣,今作尩。

《禮·檀弓》歲旱,𥠇公召縣子曰:吾欲暴尩而奚若。曰:天則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母,乃不可與。《註》尩者,疾病之人,其面向天暴之,冀天之哀其病而雨也。《左傳·僖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尩。臧文仲曰:非旱備也,修城郭,貶食省用,務穡勸分。此其務也。巫尩何爲。

羸弱也。《韓愈文》人固有尩羸而壽考。

《韻會》或作匡。《荀子·正論篇》傴巫跂匡。讀作尩。亦作㑌。《註》廢疾之人。𠀤與尫同。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