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
拼音 [kā] 注音ㄎㄚ
总笔画12画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KPTK 仓颉RJHR
郑码JWRJ 四角63064
结构左右 电码0807
区位3106
统一码5580
笔顺丨フ一丶丶フ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ā(ㄎㄚ)

⒈  〔喀嚓〕象声词,形容折断的声音。

⒉  象声词:喀的一声,把树枝折成两截。

统一码

喀字UNICODE编码U+5580,10进制: 21888,UTF-32: 00005580,UTF-8: E5 96 80。

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喀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动〉

吐 [cough up]

弟偕行喀血,隐而不言,血气遂大耗。——清· 方苞《弟椒涂墓志铭》

词性变化

〈象〉

(1) 呕吐、咳嗽的声音 [noise made in coughing or vomiting]

喀,吐声,又欬声。——《篇海类编》

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列子·说符》

(2) 笑声 [haha]

二房东太太又鸭子叫似的笑起来了:“喀喀,张先生,莫怪。”——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常用词组

喀吧、喀布尔、喀嚓、喀尔巴阡山脉、喀喇昆仑山、喀秋莎、喀斯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喀

喀【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苦格切《集韻》乞格切,𠀤音客。《廣韻》吐聲。《集韻》與䘔同,嘔也。《列子·說符篇》兩手據地而歐之,不出,喀喀然。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