䞓
拼音 [chēng] 注音ㄔㄥ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赤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FOGA 仓颉GCMVM
郑码BNHB 四角41212
结构左右
统一码4793
笔顺一丨一ノ丨ノ丶一フフ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䞓字UNICODE编码U+4793,10进制: 18323,UTF-32: 00004793,UTF-8: E4 9E 93。

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𫎭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䞓

䞓【酉集中】【赤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丑貞切《集韻》癡貞切《正韻》丑成切,𠀤音檉。《說文》赤色。引《詩》魴魚䞓尾。○按《詩·周南》今本作赬。《儀禮·士喪禮》:䞓末長終幅。註:䞓,赤也。《集韻》或作𧹙浾泟。

说文解字

䞓【卷十】【赤部】

赤色也。从赤巠聲。《詩》曰:“魴魚䞓尾。” 赬,䞓或从貞。𧹙,或从丁。敕貞切

说文解字注

(䞓)赤色也。周南傳曰。赬、赤也。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郭曰。縓、今之紅也。赬、染赤也。纁、絳也。按糸部云。縓、帛赤黃色也。絳、大赤也。糸部引爾雅正作䞓。周禮注引爾雅、又哀十七年左傳作竀。叚借字也。士喪禮經作䞓。从赤。巠聲。勅貞切。十一部。詩曰。魴魚䞓尾。周南汝墳文。今詩作赬。

(赬)䞓或从貞。貞聲。

𧹙)或从丁。丁聲。